[知识点讲解]

 

    本诗的题材

这是一首描写月下相思的爱情诗歌。诗中通过月夜惝恍迷离境界的描写,表现女主人公内心深沉的忧思。《月出》是古代诗歌中吟咏月下相思离别诗歌中的第一首,后代的许多同题材的诗歌都受到它的影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九龄的《望月》、杜甫的《月夜》等等。尽管变换着形式,变换着语言,但有一种情调没有变,即迷离的意境,怅惘的情调。

本诗的环境、肖像和心理描写。

   1)每章第一句是环境描写,皎洁的月光构成了一种迷离境界。在众多的自然景色中,月光是最能触发相思离别情感的,诗中的月夜景色描写有极强的典型意义,尤其是在寂静的夜色下,一轮孤独的月亮悬在无垠的夜空中,女主人公所思念的人却不知在何处。以月夜为背景,在凄迷的环境中描写怅惘的情调。

   2)后三句是人物描写,其中前两句描写人物肖像,运用了诸多美好的形容词描绘女子窈窕的形象。如水的月光下,隐约活现出一个美人摇曳的姿态。“窈纠”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忧受”形容女子步履舒徐婀娜,“夭绍”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此三词连用,一个绝世美丽的女子出现在读者眼前。

   3)最后一句是人物心理描写,“悄”“慅”“惨”三个词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女子内心的活动情况,表现女子内心诉说不尽的怅恨。

   

    本诗的语用特色

   1)每句最后都用一个语气词“兮”字,“兮”字声调柔婉,语气平和,与诗中迷离、惆怅的情调相得益彰,连续运用,使人觉得一唱三叹,余味无穷。

   2)较多地运用了形容词,形容月色用了“皎”“皓”“照”,形容容貌用了“僚”“懰”“燎”,形容体态用了“窈纠”“忧受”“夭绍”,形容心理用了“悄”“慅”“惨”等等,这些形容词细致准确地描绘出了月亮特点以及月色下人的形态,栩栩如生。

   3)在句法上,每章四句,其中前后三句都是上二字一顿,下一字一顿,而第三句是上一字一顿,下二字一顿,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之美。

   4)句句押韵,“皎”“皓”“照”,“僚”“懰”“燎”,“悄”“慅”“惨”等在古音韵中有的属于宵部,有的属于幽部,而宵、幽韵可通,则此诗一韵到底,犹如通篇的月色一样和谐。

   5)“窈窕”、“忧受”、“夭绍”等叠韵词的运用,使整首诗歌达到了委婉概括的言辞美和繁音促节的韵律美的和谐统一。

 

       

 

 

       

 

 

 

 

        [返回文章]

 

 

 

 

汉广》       《燕燕》       《伯兮》     《黍离》      《采薇》    《离骚》   《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