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讲解]

 

       1作者生平和代表作品。

屈原:(约前340——277),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与楚王同姓,曾任楚国三闾大夫等职,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广博的历史、天文、地理和文学艺术等知识。在战国中晚期,兼并战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屈原主张举贤授能,以民为本,修明法度,联齐抗秦,希冀楚国立于不败之地,然后通过政治改革,逐步实现其美好的政治理想。他一生中两次被流放,怀王时期,被流放汉北,顷襄王时期,被流放沅湘一带。公元前277年,自沉汨罗江而死。他的代表作品是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作品主要收在《楚辞》中。《楚辞》一书收录了屈原的作品25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和《渔父》。

       2、“离骚”的含义。

主要的解释有:(1)遭受忧患的意思,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说:“离,有人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2)离别的忧愁,东汉学者王逸说:“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3)楚国歌曲名,即《劳商》,意思就是“牢骚”,今人游国恩认为:“《离骚》可能本是楚国的一种歌曲名称,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

各家的说法不尽相同,但“离骚”二字表现屈原在被楚怀王放逐以后,内心极度忧愤的情感,则是历来比较一致的看法。

       3、《离骚》的主要内容。

    1)表现屈原与楚国黑暗腐朽政治势力的激烈矛盾冲突;

    2)表现了屈原不愿同黑暗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抒发了对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以及为家国效力而不得的悲痛以及自己遭遇不公正的哀怨之情。

    3)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忠于君王、热爱祖国的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无论是外貌还是衣着佩饰都出人意表,优于常人。

  2)鲜明的思想性格。如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墨绳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本诗的艺术特征。

    1)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离骚》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制芰荷以为衣兮 段通过一系列香草和装饰,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比兴象征的手法。《离骚》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如以采摘香草比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比喻保持修洁等,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成为后代文学创作的一种传统。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中的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两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的。所以虽然没有用之类的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

    3)结构宏伟严密。《离骚》打破显示世界和幻想世界的界限,突破是时空的限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宏大的艺术世界。在这个艺术世界中,诗人可以上天入地,自由驰骋。这个艺术世界融会了众多的艺术要素,但诗人能够将之安排得错落有致,幻想与现实,叙述与讨论,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结构严密。

    4)创造了一种新诗体。《离骚》在形式上突破《诗经》四言为主的形式,句式参差,富于变化,从而更加有效地塑造形象和抒发感情。通篇隔句句尾用一个“兮”字,形成一种整饬的艺术感,加之语词繁复华丽,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

     总之,《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对后代作家有深远的影响。

       

      

 

 

 

 

 

 

 

        [返回文章]

 

 

 

 

汉广》       《燕燕》       《伯兮》     《黍离》    《月出》    《采薇》    《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