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相关法令-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民通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 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1988年4月2日法(办)发<1988>6号)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
现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发给你们,请在民事审判工作和经济审判工作中试行(对外暂不转载)。在试行过程中,应注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有何
意见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附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已于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现就民法通则的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公民
  (一)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问题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时开始。出生的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

  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

  4.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状态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的认定。

 
1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DEC , Jili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