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解加工 一、电解加工过程及其特点 电解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阳极溶解反应而去 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将零件加工成形的一种方法。 电解加工的特点 1) 加工范围广。 2)生产效率高。 3)表面质量好。 4)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理论上无损耗,可长期使用。 电解加工缺点和局限性 ①不易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 ②电极工具的设计修正比较麻烦,难适于单件生产 ③附属设备多,占地面积大,机床要有足够的刚度和防腐性能。造价高,一次性投资大。 ④电解液要妥善处理。 二、电解加工的电极反应 原则:阳极处,电极电位最负的先反应。阴极处,电极电位最正的先反应。 三、电解液 (一)电解液作用:①作为介质传递电流;②在电场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阳极溶解;③带走加工产物,散热,冷却 对电解液要求:①具有足够的蚀除速度,即较高的生产率。②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③阳极反应为不容向化合物。 (二) 电解液分类: 电解液可分为中性盐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三大类。中性盐溶液的腐蚀性小,使用时较安全,故应用最普遍。最常用的有NaCl、NaNO3和NaClO3三种电解液。 (三)电解液参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电解液浓度、温度、PH值、粘性对加工过程都有影响。 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导电率高,腐蚀能力强。 电解液温度受夹具、绝缘材料等限制,一般不超过60摄氏度。 电解液质量分数和温度变化影响加工精度的稳定性。 电解液粘度影响间隙中电解液流动特性。 (四)电解液的流速和流向 电解液必须有足够的流速,把电解产物冲走,带走热量。有正向流动、反向流动和横向流动。 (五)电解液出水口的布局 出口水的流向和出水口的布局影响加工效果。 四、电解加工的基本工艺规律 (一).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 电解加工生产率:单位时间内去除金属的量。 影响因素: 工件材料的电化学当量、 电流密度、 电解液、其他参数 (二). 精度成型规律 1端面平衡间隙 2法向平衡间隙 3侧面平衡间隙 4平衡间隙理论的应用 5影响加工间隙的其他因素:电流效率、工具形状、电解液流向、电源电压波动 (三).表面质量 影响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 1)工件材料的合金成分、金相组织及热处理状态对表面粗糙度影响很大。 2)工艺参数对表面质量影响很大。 3)阴极表面表面质量 五、提高加工精度的主要措施: (1)脉冲电流电解加工 (2)小间隙电解加工 (3)改进电解液 (4)混气电解加工 六. 电解加工设备 电解加工的基本设备包括直流电源、机床及电解液系统三大部分。 1) 直流电源:电解加工常用的直流电源为硅整流电源和晶闸管整流电源。 2)机床要有足够的刚性;要保证进给系统的稳定性,要有好的防腐措施和安全措施。 3) 电解液系统:组成有泵、电解液槽、过滤装置、管道和阀。 七、电解加工工艺及其应用 1 深孔扩孔加工:深径比大于5的深孔,用传统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刀具磨损严重,表面质量 差,加工效率低。目前采用电解加工方法加工φ4×2000mm、φ100×8000mm的深孔,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生产率高。电解加工深孔,按工具阴极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2.型孔加工:对形状复杂、尺寸较小的四方、六方、椭圆等通孔和不通孔采用电解加工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采用端面进给法,为了避免锥度,阴极侧面绝缘。 3.型腔加工:用于锻模。加工复杂型腔时,可在阴极对应处开增液孔或增液缝使得电解液流场均匀,避免短路烧伤现象。 4.套料加工:用于加工等截面的大面积异型孔或用于等截面薄型零件下料。 5.叶片加工 6.电解倒棱去毛刺:机械加工中去毛刺的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去除硬而韧的金属毛刺,需要很多的人力,电解倒棱去毛刺可以大大提高工效。 7.电解刻字 8.电解抛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