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lineage)、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显然,白细胞分化抗原除表达在白细胞之外,还表达在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白细胞分化抗原还广泛分布于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白细胞分化抗原大都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有些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
phosphatidylinositol, GPI)连接方式,锚定在细胞膜上。少数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碳水化合物。早期对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其与特异性抗体的反应来进行的。80年代初以来由于单克隆抗体问世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研究和应用。现在的路线是,首先了解细胞表面结构,分析特定分化抗原分子的互补DNA序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功能。自1982年迄今先后召开了6次关于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型的国际会议,并决定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以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命名,代替了以往的命名。人CD的编号已从CD1命名至CD166,可大致划分为T细胞、B细胞、髓系细胞、NK细胞、血小板、粘附分子、内皮细胞、细胞因子受体和非谱系等九个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