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十二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第一节 转录系统的组成(模板和酶) 3.DNA分子中的模板链与编码链 4.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 (三)RNA的合成过程(一般分两步) 2.RNA聚合酶的作用 (1)核心酶 (2)σ亚基 2.分子组成 (3)对启动子的研究方法——共有序列或保守序列 4)分析保护区(40——60bp)的碱基序列 这些研究表明: 2.形成三元起始复合物 转录起始复合物 = RNA聚合酶(全酶)—DNA—pppGpN—OH 2.真核生物细胞与转录起始有关的转录调节因子 3.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复合物 (2)稳定的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二、延伸——形成转录空泡(transcription bubble)(转录复合物): 上图为原核生物的转录空泡(转录复合物)。
注意: (一)方向 (四)保真性:一般合成的RNA链对DNA模板具有高度的忠实性。 终未序列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富含GC区有二重对称性,使这个区域的RNA转录产物有自身互补性,能形成茎环(stemloop)或发夹(hairpin)状结构,使RNA-pol脱落。 (2)茎环结构终止转录机制 当RNA聚合酶遇到一处或多处这种结构特点时,就会停顿下来。 (1)当转录产物的3末端含有丰富的C(或有规律地出现)时,就会与Rho结合使二者都发生构象的变化,从而使RNA聚合酶停顿。 (二)真核细胞转录的终止——与转录后的加工修饰关系密切 已知真核DNA转录单元(读码框架)的3′端均含富有AT的序列(如AATAAA或ATTAA)A等),在相隔0~30bp之后又出现TTTT顺序(通常是3~5个T),这些结构可能与转录终止或者与3′端添加多聚A顺序有关。 下图是几种帽子结构的形式。 注:第一个甲基化(G的N7位)称为帽0;也可以发生在两个G之间的核糖上。或在第二碱基(多是G)称为帽1。也可以在多个位点上(帽3)。
(二)真核mRNA的剪接 下图为鸡卵清蛋白成熟mRNA与基因DNA分子杂交后电镜所见。7个内含子(鼓泡状突出部分)将8个外显子分开。 (2)小型核内RNA(small-nuclear RNA ,snRNA): (斜线:内含子、S:信号肽、Pre:前导序列、C:C肽、A、B:胰岛素的亚基) 注:涂黑处为前导顺序(L)和外显子(1、2、3、4、5、6、7)。 2)第一次转酯反应 4.修饰:
(三)内含子的其它剪接方式 2.各种稀有碱基的生成 (三)原核和真核生物tRNA前体的后加工的异同 3.剪接: 在5′-鸟苷酸的促进下经过自身催化作用将居间顺序切除,居间顺序前后的两个部分再连接起来,产生成熟的rRNA(5′-UpU-3′)和一个环状RNA分子及一个15个核苷酸残基的小片段。 四、转录抑制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