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低血糖危象 血糖内环境稳定性: 正常人血糖昼夜变化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在神经、内分泌、肝等调节下,尚能稳定在 3.3~8.6mmol/L 范围内,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源,称为血糖内环境稳定性。 低血糖危象 :当某些病理和生理原因使血糖降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的症状及体征时,称为低血糖危象。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 空腹低血糖 ( 1 )内分泌性: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过多;对抗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不足 ( 2 )肝源性 ( 3 )营养障碍 2. 餐后低血糖 ( 1 )胃切除术后饮食性反应性低血糖 ( 2 )功能性餐后低血糖 ( 3 )晚期或迟发性餐后低血糖 3. 药物引起的低血糖 ( 1 )胰岛素 ( 2 )口服降糖药 ( 3 )其他药物 (二)发病机制 二、病情评估 (一)临床表现 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心悸、饥饿、出汗、颤抖、焦虑、烦躁、面色苍白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意识模糊,头晕、头痛、焦虑、精神不安以致精神错乱、癫痫发作,甚至昏迷、休克和死亡。 (二)诊断要点 1. 有低血糖危象发作的临床表现。 2. 即刻测血糖 < 2.8mmol/L 。 3. 立即给予葡萄糖后可以清除症状。 鉴别诊断:主要靠发作时血糖检查及注射葡萄糖后的反应鉴别。 三、急救护理 (一)严密观察病情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2. 观察尿、便情况,记录出入量。 3. 观察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二)急救措施 ( 1 )血糖测定 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血糖水平。 ( 2 )升高血糖 病人清醒、有吞咽运动,可饲以糖水。病人昏迷或抽搐,立即静脉注射 50%葡萄糖 50ml ,并继以 10% 葡萄糖溶液 500~1000ml 静脉滴注。患者清醒后尽早进食果汁及食物。必要时给予静滴氢化可的松和(或)肌注胰高血糖素。 (三)一般护理 1. 昏迷病人护理 2. 抽搐病人护理 (四)病因治疗
第四节 低血糖危象
血糖内环境稳定性: 正常人血糖昼夜变化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在神经、内分泌、肝等调节下,尚能稳定在 3.3~8.6mmol/L 范围内,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源,称为血糖内环境稳定性。
低血糖危象 :当某些病理和生理原因使血糖降低,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的症状及体征时,称为低血糖危象。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 空腹低血糖
( 1 )内分泌性: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过多;对抗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不足
( 2 )肝源性
( 3 )营养障碍
2. 餐后低血糖
( 1 )胃切除术后饮食性反应性低血糖
( 2 )功能性餐后低血糖
( 3 )晚期或迟发性餐后低血糖
3. 药物引起的低血糖
( 1 )胰岛素
( 2 )口服降糖药
( 3 )其他药物
(二)发病机制
二、病情评估
(一)临床表现
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心悸、饥饿、出汗、颤抖、焦虑、烦躁、面色苍白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意识模糊,头晕、头痛、焦虑、精神不安以致精神错乱、癫痫发作,甚至昏迷、休克和死亡。
(二)诊断要点
1. 有低血糖危象发作的临床表现。
2. 即刻测血糖 < 2.8mmol/L 。
3. 立即给予葡萄糖后可以清除症状。
鉴别诊断:主要靠发作时血糖检查及注射葡萄糖后的反应鉴别。
三、急救护理
(一)严密观察病情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2. 观察尿、便情况,记录出入量。 3. 观察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2. 观察尿、便情况,记录出入量。
3. 观察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二)急救措施
( 1 )血糖测定 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血糖水平。 ( 2 )升高血糖 病人清醒、有吞咽运动,可饲以糖水。病人昏迷或抽搐,立即静脉注射 50%葡萄糖 50ml ,并继以 10% 葡萄糖溶液 500~1000ml 静脉滴注。患者清醒后尽早进食果汁及食物。必要时给予静滴氢化可的松和(或)肌注胰高血糖素。
( 1 )血糖测定 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血糖水平。
( 2 )升高血糖 病人清醒、有吞咽运动,可饲以糖水。病人昏迷或抽搐,立即静脉注射 50%葡萄糖 50ml ,并继以 10% 葡萄糖溶液 500~1000ml 静脉滴注。患者清醒后尽早进食果汁及食物。必要时给予静滴氢化可的松和(或)肌注胰高血糖素。
(三)一般护理
1. 昏迷病人护理 2. 抽搐病人护理
1. 昏迷病人护理
2. 抽搐病人护理
(四)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