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动、静脉穿刺置管术

一、静脉穿刺置管术

(一)适应证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要建立静脉通路;急救时需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注药和测中心静脉压;穿刺法行心导管检查术;全胃肠道营养等。

(二)禁忌证

出血倾向或局部感染。

(三)用物

清洁盘,深静脉穿刺包,选择合适的中心静脉导管 1根,穿刺套管针。必要时扩张管1根,生理盐水250ml,无菌5ml注射器及针头1副,1%普鲁卡因1ml。

(四)操作方法

1.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1)患者仰卧,将大腿外展与身体长轴成45o。

(2)局部常规消毒,待干。

(3)冲洗及检查中心静脉导管及套管针是否完好。

(4)术者立于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示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中部扪清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5)右手持穿刺针,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与皮肤成30o~45o角刺入。 回抽活塞,可缓慢边抽边退,抽得静脉回血后,用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插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用尖刀切一小口,必要时扩张管扩张,在导引钢丝引导下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取出导引钢丝,缝合固定。

2.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1)经锁骨上穿刺法

①采用头低肩高位,头转向对侧(一般选用右侧颈部进针),显露胸锁乳突肌外形,用1%龙胆紫划出 胸锁乳突肌锁骨端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之夹角,该角平分线之顶端或其后0.5cm左右处为穿刺点。

②常规消毒皮肤,铺消毒洞巾。

③检查中心静脉导管是否完好,用生理盐水冲洗,排出空气后备用。

④用2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行穿刺点及进针方向浸润麻醉。
                                                             
⑤术者右手持穿刺针进行穿刺,针点指向胸锁关节,进针角度约30o~40o,边进针边回抽血,一般进针2.5~4cm即达锁骨下静脉。

⑥见静脉回血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取导引钢丝,自穿刺针后插入导引钢丝,拔出穿刺针,用尖刀切一小口,必要时扩张管扩张,取准备好的静脉导管在导引钢丝引导下插入静脉,取出导引钢丝,缝合2针固定导管,以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

( 2)经锁骨下穿刺法

①体位及准备同经锁骨上穿刺法。

② 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或锁骨中点与内1/3之间)的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选用右侧。

③局部用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穿刺点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与锁骨
                                
纵轴约呈45。,贴近胸壁与胸壁平面呈15。 ,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为准。

④插入导引钢丝和静脉导管同经锁骨上穿刺法。

3.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1)平卧,头低20o~30o或肩项下垫一枕以暴露颈部。头转向穿刺对侧(一般多右侧穿刺)。

(2)确定穿刺点。 法一:找出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所形成的三角区,该区的顶部即为穿刺点。法二: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或稍上方。法三: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界点。   

(3)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与冠状面呈30o,向下向后及稍向外进针,指向胸锁关节的下后方,边进针边抽吸,见有明显的静脉回血,表明进入颈内静脉。

(4)静脉抽出回血后,操作同经锁骨上穿刺法。

(五)注意事项

    局部必须严格消毒,不要选择有感染的部位作穿刺;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如抽出鲜红血液,即示穿入动脉,应拔出,紧压穿刺处数分钟至无出血为止;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聚,经常用稀释的肝素液冲管;疑有导管源性感染,须做导管头培养。若进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不应视作普通静脉穿刺,应从严掌握适应证。

2.躁动不安而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位的呼吸急促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均不宜施行此术。

3.由于置管入上腔静脉,故常为负压,输液时注意输液瓶绝对不应输空,更换接头时应先弯折或夹住导管,以防空气进入,发生气栓。

二、动脉穿刺置管术

(一)适应证

①重度休克须经动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及输血等,以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②重危及大手术后病人有创血压监测。

③施行某些特殊检查,如选择性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等。

④施行某些治疗,如经动脉注射抗癌药物行区域性化疗。

⑤需动脉采血检验,如血气分析。

(二)禁忌证

出血倾向、局部感染、侧支循环差( Allen test阳性)。

(三)用物

普通注射盘、无菌注射器及针头、肝素注射液。动脉穿刺插管包:弯盘 1个、洞巾1块、纱布4块、2ml注射器1支、动脉穿刺针1根,另加无菌三通开关及相关导管、无菌手套、1%普鲁卡因溶液、动脉压监测仪。

(四)操作方法

1.动脉穿刺部位选择 腹股沟处股动脉 、肘部肱动脉、腕部桡动脉 等,以左手桡动脉为首选。

2.操作步骤

(1)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2)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若仅穿刺,则不必戴手套而用碘酒、酒精消毒术者左手示、中指指端即可。

(3)于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消毒后的两手指上下固定欲穿刺的动脉,两指间相隔0.5~1cm供进针。

(4)右手持注射器或动脉插管套针(事先用肝素冲注)。凡用插管套针者,应先
                                                           
用1%普鲁卡因1~2ml于进针处皮肤作局麻。将穿刺针与皮肤呈15o~30o角朝近心方向斜刺, 将针稳稳地刺向动脉搏动点,如针尖部传来搏动感,则表示已触及动脉,再快速推入少许,即可刺入动脉,若为动脉穿刺采血,此时可见鲜红动脉血回流,待注射器内动脉血回流至所需量即可拔针;若行动脉插管, 则应取出针心,如见动脉血喷出,应立即将外套管继续推进少许,使之深入动脉腔内以免脱出,而后根据需要,接上动脉压监测仪或动脉加压输血装置等。如拔出针心后无回血,可将外套管缓慢后退,直至有动脉血喷出,若无,则将套管退至皮下插入针心,重新穿刺。

(股动脉穿刺插管)

(5)操作完毕,迅速拔针,用无菌纱布压迫针眼至少5分钟,以防出血。

(五)注意事项

1.局部严格消毒,操作应保持无菌,以防感染。

2.动脉穿刺及注射术仅于必要时使用(如采血送细菌培养及动脉冲击性注射疗法等)。

3.穿刺点应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如行注射,则头面部疾病注入颈总动脉,上肢疾病注入锁骨下动脉或肱动脉,下肢疾病注入股动脉。

4.置管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天,以预防导管源性感染。

5.留置的导管用肝素液持续冲洗(3ml/h滴速,肝素浓度2u/ml),保证管道通畅,避免局部血栓形成和远端栓塞。

6.拔针后局部用纱布或棉球压迫止血,压迫后仍出血不止者,则需加压包扎至完全止血,以防形成血肿。

 

 

Design © 2004  远程教育学院 claud & jywlxm jili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