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论文的概念与特征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   

    学术论文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文。对于从事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人来说,学会写学术论文是,相当重要的。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的记录和总结,是与同事、同行们交流成果、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由此,大学生都应该学会写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的种类很多,除了一般的学术—论文外,还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等,学年论文是大学高年极同学练习撰写的论文。三年级以上的大学生,已经学了两三年的基础课,掌握了一些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他们应该学会初步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学年论文的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所论述的问题也不能要求过深。   

    毕业论文是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毕业作业。毕业论文的要求,应该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它能总结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规范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的写作,要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学术论文。如申请硕士学位,则应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申请博士学位,则应提交博士学位论文;本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就是申请学士学位的论文。

 

(二)学术论文的特征   

   

     1.独创性  

    学位论文必须具备独创性;这是曲学术论文的性质决定的。学术论文是对科学研究成果的书面总结,科学的本质是创造;科学研究的生命是独创性,承袭与重复别人的观点称不上学术研究。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曾给日本的一位评论家增由涉先生写过一副对联,“搔痒不着赞何益,人木三分骂亦精。”这是清代伪名画家郑板桥所拟的一副对子,鲁迅先生借它它表示了对于学术论著的一种希望,即肯定(赞)也好,批评()也好,都要有真知灼见,要“入木三分,而不要“搔痒不着”。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只有不断地突破前人研究的水平,才能使科学文化有所进步。作为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也必须有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

    学位论文独创性的表现,主要是观点的新颖与深刻,但也并不局限于此。在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如果能从一个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来论证问题,也属于独创性的范畴。

    2.理论性   

    学术论文的表现形态是概念、判断组成的推理体系,它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与理论深度。学位论文在说明观点的时候,有时也要用一些事实作为论据,但这时事实已失去了立体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它或者浓缩为简单的事件叙述,或者转化为一连串的数据与表格、图表。作者在撰写学术论文的时候,虽不排斥形象思维,但他主要是用逻辑思维来构思的。作者将感性材料(感觉、知觉、表象)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使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偶然到必然,由感性到理性,即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使认识升华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3.专业性

    科学有许多门类,分为许多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还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但每门学科还是有着相对的独立性的。每一篇学位论文,是对某一学科研究成果的表达,都带有专业性。因此,不同专业的学位论文,他们的内容不同,写法也有区别(如社会科学论文与自然科学论文的结构安排就不一样),学科的专业性决定了学位论文的读者面总是比较狭窄的,它不像政沦、短评那样,具有众多的读者。但是,如果把学位论文写得深入浅出,文笔优美,提高可读性,那也会扩大读者面,突破只有搞本专业的人才会去阅读的限制。   

 

二、 学术论文的选题 

   

(一)选题的重要性

    撰写学位论文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定选题,有人说“选择好一个研究题目论文就成功了一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题目如果选得不好人有韵是无从下手,作者驾驭不了,有的是这个课题没有多少意义,论文写得再好对社会也没有多少价值。所以,题选得好不好,可以说是学位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二)选题的原则

    1.所选的论题应来自研究,是研究之后的必然结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要与作者平时的研究项目结合起来,要选自己平素有研究积累的题目。比如,某个中文系的学生对苏轼很有研究,平时积累了这方面的很多资料,对苏轼研究中的某些问题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他的学士学位论文可以写关于苏轼研究方面的题目,在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要反对抢“热门”,赶“浪头”,自己对这个问题根本毫无研究,因为看到社会上都在议论这个问题,便也去凑凑热闹,一窝蜂地去抢写这个选题。

  

    2.要选择自已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题目   

    兴趣是研究的动力,对某个问题有强烈的研究欲望,能促使研究者去广泛地收集材料,对此作深入的思考。因此,有浓厚的研究兴趣,是选择论题的一个前提。如果对这个题目自己毫无兴趣,硬要去研究,即使勉强写出论文来,也不可能是高质量的。例如,一个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校读书时,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很耪兴趣,那么他就可写研究萨特哲学思想的毕业论文;相反地,另一个学生对实用主义很感兴趣对新康德主义兴趣不大,如果硬要他写关于新康德主义的研究论文,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3.要选择社会需要的、有学术价值的论题

    学术研究要为社会服务,为四化建设服务,因此在选择学位论文题目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伺题以及该学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例如小城镇问题,对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关系极大,研究我国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小城镇的情况,在今天很有现实意义,因此,像《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这样的选题,是很有撰写价值的。一篇学位论文,如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见,或填补了学科建设上的某个空白,那么这篇论文就是有学术价值的。要学会在前人的重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4.选择论题的大小要恰当,难易要适度  

    在选择学位论文题目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与掌握材料的多少来选择恰当的题目。题目不能太大太难,像《论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论<红楼梦》》这样的题目,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恐怕还驾驭不了,不如把题目定得小一点,改为论巴尔扎克的某一部小说或《红楼梦》中的某一个问题,这样容易谈得深入,论文也会写得好些。但是,学位论文的题目也不宜定得太小,像谈某某小说中的一个细节、谈某某小说的结尾、谈某某诗中一个字的用法等这类题目,似乎都太小,不像一篇学位论文,而像一篇文艺随笔短论。

 

(三)如何选题

    1.学术界少有关注,前人从未研究或较少研究过的问题。

    2.选题的类型,虽然是以前有人关心或写过的课题,但研究得不完善、不充分,还有可能补充与深入探讨的余地。还宥就是用先前的理论或文献材料解析不了的问题。人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发展的,对许多课题的研究都不可能写几篇文章或几本书就穷尽了,有些着来似乎已成定论的课题,也可以重新加以探讨。,不过选这一类课题,要有新的材料,或者能形成新的研究角度,使用新的理论方法,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这其实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接着说”,关键是确实有话可说才行。 

    3.学术界有分歧的问题。由于学术观点或者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可能存在不同的意见,有时分歧还很大,争执不下。如果选择这一类课题,必须将各种不同的意见比较鉴别,找出分歧的实质或焦点,并掌握新的材料,或采用新的视角,科学地反驳与扬弃偏颇的错误的意见,建立起自己的观点,把研究往前推进。   

    4.选题类型涉及所谓“科际整合”,也就是跨学科的课题。近年来,学术界提倡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有些学科的界限也在变化,在互相交错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出现许多新的课题,这也为我们选题拓宽了领域。这类题目比较容易形成新颖的观点,但要求写作者知识面要宽,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三、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一)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是学位论文霉作的第十步工作,因为写乙篇学位论文,最不可缺少的是材料。学位论文的观点。是从大量的材料中归纳、总结出来。学位论文的作者,如果不掌握材料,就好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有多高的写作技巧,也是写不出优秀的论文来的。一篇学位论文,观点和材料是两个基本要素。光有材料的堆砌而没有观点的统率,根本不能成为论文哼但如果光有观点没有材料作为根据,这样的论文也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搜集材料是写论文准备阶段不可缺少的一环。

    搜集材料的渠道很多,可以从有关书籍中去查找,可以从杂志上去搜集,可以从报纸上去剪取,可以从书报广告中去寻觅,也可以利用《书目》、《索引》、《字典》、《辞典》、《手册》、《年鉴》、《年表》等工具书。   

  (二)拟定写作计划

  (三)构思论文

 

 

    首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