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记》

《史记》亦称《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6千余字,

由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组成。本纪12篇,主要记述汉武帝之前历代

最高统治者的政绩;表10篇,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8篇,记述各

种制度的沿革,类似于后世的专门学科史;世家30篇,主要记述侯王事迹;列

70篇,主要为各种人物的传记。《史记》对后世影响重大,在中国散文发展

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历史著作,发扬和继承了《左传》纪传体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展现了纪传体文学的全新面貌。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扬善贬恶”的史家实录精神写就《史记》,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以下特点:⑴选取与天下兴亡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戏剧化的、激烈紧张的斗争冲突来凸现人物性格;用“互见法”来补充叙述、交待某些相关的历史背景、情节或细节;重视以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写出人物的神情。  

二、《汉书》

《汉书》,东汉班固。其中部分为班彪所作《后传》或据《后传》改写而成,

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和同郡马续完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

,也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一代大量的辞赋和散文,使之具有

总集的性质。内容记载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共二

百三十年的历史,整一百篇,由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体例基本

上继承《史记》而略有变更,如改,创立了《艺文》、《地理》、

《刑法》等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其思想性较《史记》稍有逊色,但作者对

客观事实的尊重使《汉书》在史学史上占据了一定地位。

《汉书》行文简练整饬,详瞻严密。作者常常在平铺直叙中寓含褒贬,而且分寸掌握得相当准确;对材料的取舍,作者也下了很多的功夫,善于剪裁;在结构方面,作者十分注意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的交代。《汉书》还收录大量的辞赋散文,这也是后代读者喜欢该书的原因。然引文太多,有时也影响文气的连贯。

三、史传文学的发展脉络

我国古代史传文学非常发达,涌现过大量的优秀作品。从先秦时期开始,史传文学就已经初具规模了。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至西汉纪传体的《史记》把中国古代史传文学推向了高峰。继《史记》之后,另一部史传文学名著是《汉书》,虽然它是一部“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但是从此以后史传文学就出现了文学性减弱史学性加强的倾向,这不仅是因为班固的艺术才思不及司马迁,而且还由于奉旨修史束缚了班固艺术才能的发挥。能重视并继承史传文学传统的,首先是一些杂史杂传,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修史,而是借史传的形式记载一些奇闻异事,它淡化了纪实性而增强了虚构夸饰的文学色彩。如赵晔的《吴越春秋》、刘向的《列女传》佚名的《汉武故事》等,其艺术特征接近小说。魏晋以后,史传文学也取得了新发展,如《三国志》、《后汉书》等。此外,这一时期杂体、散体类的传记文学作品更多了,他们继承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在刻画人物方面很成功,如萧统的《陶渊明传》、韩愈《张中丞传后序》等。史传文学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