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讲解]

 

1.作者生平与代表作品

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

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

照早期生活优裕,与其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侵中原以后流离南方,赵明诚病死,她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

活。所作的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

多描写国破家亡的乱离生活,哀痛入骨,词风凄凉。其词艺术技巧

甚高,力求创新;语言清丽雅洁,用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起独特真

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她是宋代婉约派的重

要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武陵春》等。后人

辑有《漱玉词》。

 

2.化虚为实的写作手法。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讲作者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这“愁”本是无形,难以触摸的东西,而现在连船也载不动它,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这就是化虚为实的写作手法。“愁”和“恨”之类,原是抽象无形的情意,为增强其可感性,词人往往采取这种化虚为实的写作手法。例如李煜在《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来比喻愁之多;秦观在《千秋岁》中“飞红万点愁如海”,以海喻愁之深。但把愁写的最有重量的当以李清照为首,她的这一写法对后世词曲有较大的影响,例如石孝友在《木兰花》中效法道:“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驼得动。

3.背诵全词”

 

       [返回文章]

 

 

蝶恋花   《八声甘州》     定风波》      《武陵春》     

 

摸鱼儿      诉衷情      念奴娇     扬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