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讲解]

 

1、柳永及其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a)柳永: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

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酒楼妓院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

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他的词题材多样,主要写男女乡思之情,羁旅行

役之愁,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

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采用了铺叙的艺术手法扩展了词的叙事容量。促进了

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

《八声甘州》等。

     b)柳永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1)拓展了词的表现内容,过去的词多写男女艳情,而柳永词在题材上有所扩大。

(2)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

(3)大量使用铺叙的艺术手法,扩展了词的叙事容量。

(4)柳永词通俗,多用俚语,低层的人比较喜欢,“凡有井水处,既能歌柳永。”他是文人词中的通俗派代表。

2、本词中铺叙与抒情融合的写作方法

a)上阕铺叙秋景,融情于景,在萧条冷落中寄托着游子天涯落魄的失意和哀伤。

b)下阕抒情,层层往复,思乡与怀人融为一体。大量使用铺叙的艺术手法,扩展了词的叙事容量。

3、本词的想象与词境的拓展

下阕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于处,正恁凝愁!”乃词人想象中的虚景,由自己思念深切而想到对方也在盼望着自己回去。感情蕴籍曲折,笔试回环往复。

    

     

     [返回文章]

 

 

 

蝶恋花   《八声甘州》     定风波》      《武陵春》     

 

摸鱼儿      诉衷情      念奴娇     扬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