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讲解]

 

1、辛弃疾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

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

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然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

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

再度起用,但不久病卒,终年68岁。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

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

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代表做《青玉案》、《水龙吟》、《摸鱼儿》等。

 

2、分析《摸鱼儿》的隐喻和用典。

1)词的上阕中对春光逝去的无尽伤心,用暮春残景象征着南宋国势衰败,实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愤怒。

2)以陈皇后幽居长门,佳期再误的故事,来比喻自己被闲置的境遇,抒发自己受奸人打击排挤,不能得到朝廷重新启用的幽愤之情。

3)“玉环飞燕皆尘土”这里用“玉环、飞燕”来比喻谗佞小人。

4)“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句,以斜阳烟柳象征国势萎靡不振,日渐衰弱。

5)用陈阿娇蛾眉见妒事典,暗指自己受小人打击排挤,英雄无用武之地。

6)“准拟佳期又误”脱胎于《离骚》中的“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娥眉曾有人妒”也变化自《离骚》 “众女嫉予之娥眉兮”。

 

3、《摸鱼儿》的风格。

这首词字面上写伤春及男女之事,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国势的忧虑及政治上屡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悲愤。摧刚为柔,沉郁顿挫。夏承焘先生曾以“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字赞誉此词,推为词中极品。

 

       [返回文章]

 

 

蝶恋花   《八声甘州》     定风波》      《武陵春》     

 

摸鱼儿      诉衷情      念奴娇     扬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