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步进教学> 第五章> 第2节                                             第 1    2   3   4    5    6    7

第2节 试验研究分析

1. 开裂前的应力状态
◆ 由材料力学知,构件侧面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 大小相等。 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迹线沿构件表面成螺旋型。
◆ 当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在构件中某个薄弱部位形成裂缝,裂缝沿主压应力迹线迅速延伸。
◆ 对于素混凝土构件,开裂会迅速导致构件破坏,破坏面呈一空间扭曲曲面。
◆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破坏特征主要与配筋量有关。

2.开裂后的应力状态

开裂前关系基本呈直线。
开裂后,部分混凝土退出受拉工作,构件抗扭刚度明显降低, 关系曲线上出现一不大的水平段。
■ 对配筋适量的构件,开裂后受扭钢筋将承担扭矩产生的拉应力,荷载可继续增大,关系沿斜线上升,裂缝不断向构件内部和沿主压应力迹线发展延伸,构件表面裂缝呈螺旋状。

■ 当接近极限扭矩时,在构件长边上有一条裂缝发展成为临界裂缝,并向短边延伸,与这条空间裂缝相交的箍筋和纵筋达到屈服,关系曲线趋于水平。 最后处于受压区域的混凝土受压破坏,达到极限扭矩。

由前述主拉应力方向可见,受扭构件最有效的配筋形式应是沿主拉应力迹线成螺旋形布置。 但螺旋形配筋施工复杂,且不能适应变号扭矩的作用。 实际受扭构件的配筋是采用箍筋与抗扭纵筋形成的空间配筋方式。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破坏特征主要与配筋量有关。按照配筋率的不同,其破坏形态可分为适筋破坏少筋破坏超筋破坏
(1)对箍筋和纵筋都配筋适量的构件,破坏过程与上相同,且破坏具有一定的延性。
(2)当配筋数量过少时,配筋不足以承担混凝土开裂后释放的拉应力,一旦开裂,将导致扭转角迅速增大,与受弯少筋梁类似,呈受拉脆性破坏特征,受扭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 当箍筋和纵筋配置都过大时,则会在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就压坏,为受压脆性破坏。受扭构件的这种超筋破坏称为完全超筋,受扭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由于受扭钢筋由箍筋和受扭纵筋两部分钢筋组成,当两者配筋量相差过大时,会出现一个未达到屈服、另一个达到屈服的部分超筋破坏情况。

3.矩形截面开裂扭矩
按弹性理论,主拉应力


按塑性理论,截面上某一点达到强度时并不立即破坏,而是保持极限应力继续变形,扭矩仍可继续增加,直到截面上各点应力均达到极限强度,才达到极限承载力。此时截面上剪应力分布如图所示分为四个区,取极限剪应力为 ft,分别计算各区合力及其对截面形心的力偶之和,可求得塑性总极限扭矩。

◆ 混凝土材料既非完全弹性,也不是理想弹塑性,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 达到开裂极限状态时截面的应力分布介于弹性和理想弹塑性之间,因此开裂扭矩也是介于Tcr,eTcr,p之间。
◆ 为简便实用,可按塑性应力分布计算,并引入修正降低系数以考虑应力非完全塑性分布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修正系数在0.87~0.97之间,《规范》为偏于安全起见,取 0.7。于是,开裂扭矩的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