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步进教学/第七章
 
     
 
 
 
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含义
  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
  它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学说。
  最适课税理论的形成
  围绕着公平准则与效率标准,学术界对到底应该对哪些商品征税、所得税应当对哪些商品征税、所得
  税应当累进到何种程度、商品课税与所得课税应该如何组合等这些财政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深
  刻的分析,特别是70年代以来,对这些问题的规范性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而形成了“课税理论”。
最适课税理论基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人偏好、技术和市场结构要明确地表现出来。
第二:政府必须通过一套管理费用低廉的、有限的税收工具体系来筹措既定的收入。
  第三:在多人模型中,以效用的社会福利函数作为标准函数,计算出各种结果,据此在有限的税收
工具体系中选择最适税制。
最适课税理论的文献研究的三个问题:
第一:是直接税与见解税的合理搭配问题;
第二:是寻找一组特定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最适商品税;
第三:是假定收入体系是以所得课税而非商品课税为基础的,问题是确定最适累进程度,以便
既实现公平又兼顾效率。
     
下一页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课件开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