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检索概论 >> 检索的步骤  
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策略表达式
    根据检索课题的已知条件和检索要求,以及拟选用的检索系统所能提供的检索手段。确定采用其中之一个或若干个检索途径。在此基础上,便可确定检索策略表达式,即将选择确定的作为检索标识的作者姓名、主题词、关键词及各种符号等,用各种检索算符(如布尔算符、位置算符等)加以有机组合,形成可为计算机识别的体现检索要求的表达式(手检时,策略式不必明确写出来,而是隐含于头脑之中)。如果说第一步的课题分析旨在弄清情报需求的话,这一步则意在表达清楚这一真正需求。这里所说的表达清楚既指真正体现出情报需求,又指能够为系统识别和执行。
    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检索策略式的编写,实际上是将自然语言提出或表达的检索要求转换成规范化人工语言形式的过程,而由于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无论是词汇、语义、逻辑关系等多个方面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检索策略式有时并不能完全或真实反映出检索要求。一旦检索策略式出现某些偏差,有时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点失误,整个检索因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而失去其意义。[14]所以,检索策略式的制定是检索成败与否的最为关键的环节。
4.检索相关文献,修正检索策略式
    运用初步拟定的检索策略式,或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或机检数据库进行尝试性检索,并根据检索结果不断修改、调整检索策略式(如调整词间关系、增加或减少限定因素等),直至检索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5.依据查得线索,索取原始文献
    通过文献检索系统(全文数据库除外),一般只能查得文献的题录或文摘,对其进行初步筛选以后,需要进一步索取一些重要文献的原文以了解更详细而具体的信息。这就需要用户对各种检索系统的输出格式(或著录格式)、对文献学知识,以及对所处的信息环境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本着先馆内后馆外、先当地后外地、先国内后国外的原则,借助于馆际互借、网上全文数据库等方式查得原文。必要时,可与文献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或责任作者(responsible author)取得联系,索取原文。向读者提供自己论著的复制件以促进学术交流,已成为国际上不成文的学术交流习惯。
 

    综上所述,文献信息检索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不断调整改进的渐进完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需不断的摸索和积累经验,提高检索水平,逐渐成为现代化信息检索的行家里手。

 
Copyright©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