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类比推理:有新情况与记忆中的已知情况在某些方面相似,从而推出他们在其他相关方面也相似。
(1)类比推理在两个相似域之间进行
①源域S:过去曾经解决过且与当前问题类似的问题以及相关知识
②目标域T:当前尚未完全认识的域,它是遇到的新问题
(2)推理过程:S1,T1表示S与T中的某一情况,S1,T1相似,S2与S1相关,推出T中的T2,T2与S2相似
①回忆与联想
遇新情况,回忆、联想在S中找出与当前情况相似的情况,对不止一个时,依相似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②选择
从上一步找出相似情况中造出与当前情况最相似的情况及有关知识,相似度越高越好
③建立对应关系
在S与T相似情况下,建立相似元素的对应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映射
④转换
在上步映射下,把S中的有关知识引到T中来,建立求解当前问题的方法或学习到关于T的新知识 |
2 属性类比学习
是1979年温斯顿研究开发了一个属性类比学习系统
(1)从原框架中选择若干槽作为候选槽,指槽值有可能传递给目标框架的那些槽
①选择那些具有极端槽值的槽作为候选槽。例如 “很大”,“很小”,“非常高”
②选择那些已经被确认为“重要槽”的槽作为候选槽
③选择那些与原框架相似的框架中不具有的槽作为候选槽。S为源框架,S’与S相似,如果S中有某些槽,而S’没有,则就选这些槽为候选槽。
④选择那些相似框架中不具有这种槽值的槽作为候选槽,例 S为源框架,S’与S相似,如果S有某槽,其槽值为a,而S’虽有该槽,但槽值不为a,则这个槽可被选为候选槽
⑤把原框架中的所有槽都作为候选槽 |
(2)根据目标框架对候选槽进行筛选
①选择那些在目标框架中还未填值的槽
②选择那些在目标框架中为典型事例的槽
③选择那些与目标框架有紧密关系的槽,或者与目标框架的槽类似的槽
3 转换类比学习---“手段-目标分析”法或“中间-结局分析”法
是纽厄尔,肖和西蒙在其完成的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PS中提出的一种问题求解模型。求解过程如下:
(1)把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2)根据差异找出一个可减少差异的算符
(3)如果该算符可作用与当前状态,则用该算符把当前状态变为另一个更接近于目标状态的状态,如果该算符不能用于当前状态,则保留当前状态,生成一个子问题,然后对此子问题在应用MEA
(4)当子问题被求解后,恢复保留的状态,继续处理原问题。
回忆过程含:
新,旧问题初始状态的差别
新,旧问题目标状态的差别
新,旧问题路径约束的差别
新,旧问题求解方法可应用度的差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