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科卫支出 |
|
(一)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
|
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 |
文科卫支出究竟是生产性还是非生产性的?我国将文科卫支出归入非生产性的范畴。 |
(1)这种分类只有静态的、相对的意义,它只是说,用于这些事业的支出不能对当年的物质财富生产作出明显的贡献 |
(2)从动态的、绝对的意义上来说,文科卫的发展将不断提高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素质并改善三者的结合方式 |
新的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们们对物质财富生产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
(3)这种分类的实际意义只是要求社会在安排全部国民收入的用途时,应占一个适当的比例,这比例应不断提高,甚至 |
超过GDP的增长速度。 |
请看下表 |
我国文科卫支出增速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年份 |
1978
|
1980
|
1985
|
1990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项目 |
文科卫支出增速 |
24.9 |
18.3 |
20.3 |
11.6 |
14.8 |
16.2 |
11.7 |
13.2 |
文科卫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
10.0 |
12.7 |
15.8 |
20.0 |
21.5 |
21.5 |
20.6 |
20.0 |
|
|
(二)文科卫支出的资金来源 |
[][]文教方面的经费,应该由政府和享受教育的人们共同分担。 |
[][]科研方面的经费,应由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来承担。 |
[][]卫生事业方面,医疗服务可由私人出资,而卫生服务方面主要由政府出资提供。 |
总的来说,为了促进文科卫事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公众应当共同出资。具体的说,在文教事业方面 |
政府应当为那些有助于普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出资;在科学研究方面:应当主要为基 |
础科学研究出资;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则主要应为卫生事业出资。 |
(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
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 |
改革和完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 |
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形式。 |
推行定额管理。 |
多种形式发展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收支统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