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概论

一、货币定义

可以分两个阶段定义:传统的货币定义和现代的货币定义。

(一)传统的货币定义:

1、从货币的基本职能(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来定义:

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可以从马克思货币起源说的思想逻辑角度来分析

马克思是从商品交换关系中分析货币起源的,并将货币商品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价值形式的发展要求中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其理论逻辑是:

A.商品交换与价值形式(总体介绍)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用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证明凝结在商品中人类一般劳动的存在。商品交换的依据是商品的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无法相互比较,只有价值具有质的共同性和量的可比性,等价交换便成为一条自然的交换法则。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商品有无价值和价值的大小呢?或者说,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使用价值以物质形态直接出现,可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但价值是寓于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不能通过商品自己表现,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相对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交换,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了。这后一种商品就成了前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它以自身的若干数量证明了与其交换的前一种商品中所含的劳动量。(举例:1头绵羊=2把斧子,斧子就成了绵羊这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这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简称为价值形式。货币正是在这种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展中产生的,货币不过是一种高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

B.价值形式发展与货币产生

(1)简单价值形式中的等价物

人类社会尚未发生大分工以前,商品交换只是偶然现象。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经常有剩余产品拿来交换,更谈不上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生产。但这种偶然的商品交换已经具有了商品价值表现的简单形式,即商品的价值通过另一种商品相对表现出来。(一头绵羊=2把斧子)它说明商品已经有了等价物,价值不再是完全抽象的,而具有了“物的形式”。作为交换,商品只是满足交换者对不同使用价值的需求,作为等价物,它的意义并不在使用价值方面,而在价值方面。
由于价值表现纯属偶然,所以马克思把这个阶段称为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在商品价值的简单表现形式中已经孕育了货币的胚芽。
(2)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的等价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不再是偶然发生的事情,而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有规律的现象。这样,每一种商品不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与其他许多种商品相交换;其价值不再是由另一种商品简单地表现,而是由许多种商品来表现;每一种商品的等价物不止有一个,而是有一系列。(1头绵羊=2把斧子、5个桌子、4把椅子、3把镰刀),这种情况说明,商品价值同它借以表现的使用价值的特殊形式没有关系,每一种进入交换的商品都可以充当其他商品的等价物。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在这种扩大了的价值表现形式中得到了证明。这时候,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不再是偶然确定的,而是更加接近于它们内部实际包含的价值量。

尽管如此,商品价值的表现仍然是不充分的,尤其是不统一的。其根本原因在于,这时的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商品借以表现自己价值的材料还没有与交换者本人对其使用价值的直接需求分开,因而许多商品事实上并不能充当等价物,使价值表现受到限制。而且,一种商品的等价物,对另一种商品来说很可能不是等价物,因为前者需要它的使用价值,而后者不需要,商品价值没有统一的表现尺度。生产越发展,参加交换的商品越多,就越发暴露出这种价值表现不统一的缺陷;用于交换的商品必须在品种、数量、质量等方面都符合交换双方的需求,且价值量相等,才能实现交换。这给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换到所需要的商品,往往需要进行若干次迂回曲折的交易。交换中的这种困难,要求价值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3)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当人们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遇到困难时,便开始自发地或本能地在市场上发现一种商品,这种商品进入交换的次数最多,其使用价值是大家都共同需要的,只要将自己的商品先换成这种商品,再换他实际所希望的商品就不成问题了。谁都这样做,谁都把这种商品当作等价物,(如,2把斧子、5个桌子、4把椅子、3把镰刀=1头绵羊),那么,这种商品实际上就成了所有商品的公共的或一般的等价物了。人们终于摆脱了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在交换中对他们的束缚,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由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显然,一般等价物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商品,它有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一般等价物不再是消费的对象,而成了交换的媒介。它说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不是人们交换的目的,而是交换的手段。
第二,一般等价物不是用其自然的使用价值,而是用由社会赋予它的使用价值——直接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它说明,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完全可以脱离商品的躯体,采取任意的形式。

(4)货币的产生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解决了直接物物交换的矛盾和困难,使商品交换在一般等价物的媒介作用下获得了新的发展。但这时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是不固定的,时而是这种,时而又是那种。这种情况必然阻碍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很自然地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如一个民族市场甚至一个国家)将一般等价物统一起来,使其成为长期固定的一般等价物。这种固定化了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古今中外有各种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例如,中国古代货币起源说(先王制币说(货币是先王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观点(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西方货币起源说(创造发明说(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便于交换说(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的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保存财富说(货币是为保存财富产生的))由于这些学说采用存在的考察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停留在对现象的解释上,局限性较大.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采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创立了科学的货币起源说.

2、在金本位制下,货币定义为“通货”,即现金。

3、在纸币本位制初期,货币定义为通货和公众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二)现代的货币定义:

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可作为交易媒介与支付工具而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就是货币。

这种观点一般认为:能否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是划分货币与其他资产的本质界限。能,就是货币;不能,其他资产。

在信用货币条件下,不仅现钞具有购买力,银行存款也具有购买力,同样可以作为流通手段(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同时,各种有价证券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货币性”和“流动性”。因此,货币的概念扩大到钞票之外,现钞只是狭义的货币,而广义的货币则包括现钞和各种信用工具。

不同形态的货币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1.流动性最强的部分——包括现钞和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是随时可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称为现实货币或狭义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存在于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部门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数量)

2.流动性较差,需要在一定期限之后或通过某种转化形式才能作为现实的流动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潜在货币)。

为了研究和控制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人们把货币供应量依其流动性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不同的货币层次。货币层次分别以M0、M1、M2、M3、M4等来表示。

(1)第一层次,M0通常指通货净额或现金(央行以外的);

(2)第二层次,M1通常指现金加活期存款,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

它是货币供应量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代表全社会的即期需求,能够反映短期经济运行状况,这是各国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与支付手段,是严重关注和严格控制的货币量;

M2=M1+金融系统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4)第四层次M3 ,更广义的货币,

M3= M2+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3)和(4)的变化代表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反映总需求的中长期变化趋势。

不同的货币层次可以作为货币供应量不同的监测目标,以哪一个货币层次作为主要监测目标,各国不一。

依据流动性的强弱来划分货币层次,其目的在于中央银行实施对货币的宏观控制。由于货币的流动性不同,表明货币在流通中作为购买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不同,形成货币购买力的程度不同,对市场供求关系、物价变动等方面的影响也就不同,按照流动性强弱划分货币层次,并进而有区别有重点地加以监测和控制,-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货币的效果。就是说,有了依据流动性标准而划分的货币层次指标以后,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就有了结构分析和监测的依据。从各国的普遍情况看,流动性最强的M0,M1和次强的M2一般被作为货币量监控的重点。

中国从1990年起开始编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从1994年10月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向社会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根据2001年7月最新修订的统计口径,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层次为:第一层次Mo,流通中的现金;第二层次即狭义货币M1,Mo+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第三层次即广义货币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最新修订的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M2,是因为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主要来自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认购新股时,大量的居民活期储蓄和企业活期存款转为客户保证金,新股发行结束后,未中签资金又大量流回上述存款账户,将客户保证金计入M2,有利于准确监测货币供应量。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口径将现金单独划为第一层次(Mo),是处于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现金在交易中所占比重较大,范围较广泛,单独对其进行监测有特殊意义。美国日本直接第一层次就是M1,不同国家具体的划分标准也是不同的。

二、货币的职能(功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是商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迄今为止,人们在货币职能方面的共识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充当交换的媒介,使交换更为便利;二是作为价值的贮藏手段,是财富的以保存和转移。在具体的表述上,货币的职能有多种说法。例如: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将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交换的媒介和贮藏财富两大职能;

奥地利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把货币的职能具体化为:购买手段、用作储备、延期支付、核算单位;

当代美国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曼昆和米什金在他们的教科书中都将货币的职能表述为:交易媒介、记价单位、价值贮藏。

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货币的五个职能:

(一)价值尺度职能

1.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

原因:开始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商品都是社会劳动的凝结,具有相同的质,而劳动时间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由于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不同,用货币表现的价格也就不同。为了便于比较就需要一个货币的计量单位,称为价格标准。(最初的价格标准是以金属的重量单位命名的,中国的“两”,现在“元”)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例如:

(1)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并不依靠国家的权利,而价格标准则是为价值尺度服务的一种技术性规定,它由国家的法律确定。
(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它的价值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而价格标准却不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

两者的联系是货币的价值尺度依靠价格标准来发挥作用,因此,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服务的。

2.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即给商品贴上一个价码标签,而可以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职能

1.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1)货币出现前,商品交换采取物物直接交换形式。

W—W

(2)货币产生以后, (W-G),然后 (G-W)。货币充当交换活动的媒介物。

(3)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不受需求巧合的限制扩大商品交换的品种、数量和地域范围,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4)但是,这种转化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买卖分成了两个独立的环节,有人暂时不买,有人暂时不卖,可能产生买和卖的脱节——经济危机有发生的可能性。

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这是它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不同。

3.我国的人民币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三)贮藏手段职能

1.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化身而保存起来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2.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货币,必须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货币并非唯一的价值贮藏手段。对于个人来说,任何有价值的资产都可以执行这一职能,如家电、房屋、有价证券都具有贮藏价值,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和便利。但是呢,这些东西作为贮藏手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如流动性不强,贮藏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或以货币计算价值会跌落等。

3.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作用:自发地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

(1)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时,物价下跌,需求减少,多余的金属货币便会自动退出流通而形成贮藏。

(2)当市场货币量不足时,物价提高,货币又会从贮藏进入流通,使流通过程中的货币量与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量相适应,从而使贮藏成为蓄水池,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因此,在足值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

4.纸币是否具有贮藏的功能

(我国人民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人民币不能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第二,人民币可以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从本质上说,纸币没有贮藏的功能。因为它仅仅是一张纸,一种商品的要求权,没有内在价值,它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是强制执行的价值符号。如果币值稳定,纸币表面上可以贮藏起来,但这种暂时留在居民手中的货币不是贮藏货币,它仍然是计算在市场流通量之中的。这样,纸币也就不能自发的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贮藏手段的职能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了。

(四)支付手段职能

1.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例如用来清偿债务、支付租金、工资时所发挥的职能为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2.支付手段最初是由商品赊销和预付而产生的。在赊销的情况下,先是商品的实体,即使用价值的转移,在契约到期时才有货币价值的运动;在预付的情况下,先有货币作为价值的运动,后有商品使用价值的转移。在这两个环节中,货币都不直接在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而是在商品流通中的终止和起始环节中直接代表价值,独立运动,单项转移。这种支付手段产生的借贷行为,同时也成为信用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4.支付手段职能是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加大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克服了物物交换的种种局限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又进一步克服了作为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局限性,极大的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是,同时,它也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由于赊销预付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债务链条,赊销者不能按期受到货款,预付者不能按期受到货物,以及货币价值的变化,都有可能使债务关系不能如期清偿,而债务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断裂,都有可能导致全社会再生产的麻烦和困难,甚至酿成债务危机。另外,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时,也要求币值稳定,否则会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造成不合理的再分配。

5.人民币可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五)世界货币职能

1.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2.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职能:

  • (1)价值尺度:
  • (2)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
  • (3)支付手段,用以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支付等,以平衡国际间的收支差额;
  • (4)社会财富代表,用以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3.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主要由那些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硬通货来充当世界货币。

三、货币形态演变(发展)

货币形态即是用什么东西来充当货币。从表面上看,用什么东西来充当币材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和法律规定,但是从演化层来分析不同时代用什么材料作货币则受制于当时社会经济客观发展的程度、流通的便利以及货币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化的需要。

就各国货币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全过程来看,从充当货币的材料的不同,迄今为止,货币形态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几个演变过程。

(一) 实物货币:

1.实物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指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非货币用途的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

2.最初的实物货币五花八门,各国、各地区和各个时期各不相同。

如在中国历史上,龟壳、海贝、蚌珠、皮革、齿角、米粟、布匹、农具等都曾作为实物货币被使用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贝币。

3.缺点:不便携带,难进行分割,难于保存,形体不一,价值不稳定。

实物货币与原始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但是由于其固有的缺点,很难满足商品交换的要求,因此不是理想的货币形式。

(二)金属货币

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需要自成单位,便于计算,坚固耐磨,不易损坏;灵巧轻便,便于携带。金属正好具有这些品质,于是,币材从一般商品转变为金属商品。

1. 指以金属为材料、并铸成一定形状的货币。

即以金、银、铜等贵金属为币材的货币为金属货币。

2.关于金属货币自身的演化,各国有所不同,但就大部分国家来说,基本遵循一条由贱金属过渡到贵金属的发展规律。

因为贵金属(金、银)比贱金属(铜、铁)更具有作为货币的优越性,也更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交易规模扩大对货币价值量扩充的要求。

金银作为货币的优性: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可分割、可还原、易保管、经久耐用不变质,价值稳定等。

中国金属货币货币历史的特点是金、银、铜并行,金币的使用极少,但历史很早,在春秋时期就曾以黄金作为货币,铜的历史最长,至于大量使用白银作货币,还是近代的事情。

缺点:称量和鉴定成色麻烦,易磨损,不安全,数量有限等。

金属货币特别是贵金属货币流通量的增长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贸易、金融等交易量巨大增长的需要,于是金属货币逐渐被纸币或信用货币所取代。

(三)代用货币

1.是指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是一种纸币(最早得纸币)。以足值准备金为条件。

2. 是可兑换的。

发行纸币的钱庄、商号保证按纸币上写的数字按质、按量的兑换贵金属。人们在商品交换中接受纸币,实质上就是接受了发行发行纸币的钱庄、商号的信誉。从这个意义上说,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因为如果发行纸币的钱庄、商号不能按质、按量的向纸币的持有者兑换贵金属,它就会丧失信益,人们就不会接受它。

(现代社会中的纸币一般是法偿货币,由政府行政命令发行的,在商品交换中必须接受,不能兑换,)

3.代用货币的优缺点

优点:成本低,易于携带和运输,便于使用。

缺点:发行量受金属货币准备限制、发行准备金造成浪费;易被伪造,易损失。

(四)信用货币。

1.是指币材的价值低于低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凭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即作为体现信用关系的纸币,是一种债务型的货币。

2、信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

(1)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扩大,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能满足扩大货币供应对其的需求,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交易使用金属货币极为不便;(前面已提)

(2)由于货币在充当交易媒介时本身就包含着信用货币出现的可能。作为交易媒介,人们关心的是借助于它能否换到价值相当的商品,而不是货币身。因此,人们并不在意货币本身是否价值十足,甚至不在意货币本身是什么。这就说明,只要人们乐意接受,货币就完全可以用价值较低的商品甚至没有价值的符号去代替。

3、信用货币的种类

(1) 狭义的信用货币:银行券、政府纸币和银行存款货币。如,纸币、钞票 、辅币、各种银行支票等。

(2) 广义指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各种信用凭证。

不仅包括银行券、政府纸币、银行存款货币,还包括,汇票、期票等。

4.信用货币完全建立在人们的信用之上,建立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之上。

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与金属货币也无必然联系,人们接收仅仅是因为他们预期他人也会接受它。

5.信用货币的优缺点

优点:方便支付,减少风险,成本低,不易伪造,增加社会支付工具,减少银行现金需求量,增加银行盈利 。

缺点:各国放弃金本位制以来,开始发行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也就在名义上成为中央银行的债务和持有人的债权,尽管这种债权是不能兑现的。政府掌握了发行货币的权利,就可能滥用这份权利,于是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五)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这是继中世纪纸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与纸币取代金属货币后,各类银行券不断兴起的情况相类似,目前电子货币,基本上是各个发行者自行设计、开发的产品,种类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和各国货币当局尚无法在法律上对电子货币严格界定。

1.王益,白钦先主编的《当代金融词典》中给出的电子货币的定义:用电脑储存和处理,无需借助纸币工具即可广泛支付的预付来人票据。

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卡式电子货币,即以各种塑料板形式存在,具有真实购买力的多种用途预付卡;

一种是:软件式电子货币,它使用特定软件,允许货币价值通过诸如Internet等电子通讯网络发生转移。(它的发展要以网络银行的发展为依托)

2、电子货币特点:

(1)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2) 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3) 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3、电子货币与通货(现金、存款货币)相比的特殊性

(1)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既有中央银行,也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还有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而且以一般金融机构更多些。而通货则是由中央银行或特定的机构来垄断发行,中央银行承担发行的成本和收益。

(2)电子货币大部分是由不同的机构自行开发设计的带有个性特征的产品,其担保主要依赖于各个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风险并不一致。其使用范围也受到设备条件、相关协议等限制。如果缺乏必要的物理设备,即使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电子货币,也不能强制人们接受。

传统的通货是以中央银行和国家信誉担保的法偿货币,是标准产品,由各个货币当局设计、管理和更换,被强制接受和广泛使用。

(3)电子货币要么是非匿名的,可以详细的记录交易,甚至交易者的情况;要么是匿名的,几乎不可能追踪到其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一般来说,通货既不是完全匿名的,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非匿名,交易方式或多或少的可以了解到使用者的一些个人情况。(如性别、相貌等)

(4)电子货币的防伪只能采取技术上的加密算法和认证系统来实现。

传统的货币防伪可依赖于物理设置来实现。(用验钞机)

返回顶部

Copyright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