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四章 通货紧缩

教学重点、难点及讲授要点
(一)教学重点:通货紧缩的标志和判定;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二)教学难点:通货紧缩的效应分析;通货紧缩的标志和判定;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三)讲授要点

第一节 通货紧缩及其判定⇒ 详情点击进入

一、关于通货紧缩定义的争论

二、通货紧缩的标志和判定

第二节 通货紧缩的类型及实质⇒ 详情点击进入

一、通货紧缩的类型

  • (一)以通货紧缩的后果为标志,通货紧缩可分为危害型通货紧缩和无害型通货紧缩
  • (二)通货紧缩以其程度为标志,可分为温和型通货紧缩和严重型通货紧缩
  • (三)通货紧缩以其成因为标志,可以分为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结构型通货紧缩、微观效益型通货紧缩、政策失误型通货紧缩
  • (四)通货紧缩以预期与否为标志,可分为预期型通货紧缩和非预期型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本质

第三节 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 详情点击进入

从1998年开始,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客观经济条件:过剩经济的出现。

二、货币因素:货币供应量减少,满足不了市场商品流通的需要。

三、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结构失衡:消费品没有市场,价格下降;生活消费滞后于生产消费;有效需求不足。

四、宏观经济政策失当,通货紧缩成了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副产品。

五、金融体系不完善

六、国际因素

第四节 通货紧缩效应⇒ 详情点击进入

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一、积极作用

  • 1.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福利:提高了货币购买力
  • 2.有利于加速固定资产的更新、实现企业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廉价
  • 3.有助于对经济结构的强制性调整
  • 4.有助于形成买方市场条件下的“消费者主权意识”,培养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意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消极作用

  • 1.经济增长率下降。
  • 2. 物价负增长,意味着市场需求下降,产品或者卖不出去,或者要低价销售,结果导致许多企业微利或者亏损,逼迫企业或者关门,或者闲置一部分生产能力,即开工不足,甚至破产。
  • 3. 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下岗职工增多,失业人员增加。
  • 4.引发企业“降价大战”和恶性竞争,使市场环境更加无序和恶化。
  • 5.加大了银行的经营成本与风险,使金融体系陷入困境。
  • 6.居民收入水平下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两极分化现象加重。
  • 7.扭曲正常的债权债务关系,使债务人的财富和利益被债权人“合法盗窃”。
  • 8.不良预期导致消费和投资的延迟,形成恶性循环。
  • 9.农民增收缓慢。其中农业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农产品销售发生困难,农民收入增长停止甚至下降,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农民增收增支缓慢。
  • 10.国家税收减少。企业产品卖不出去,结果是开工不足,使财政的增值税收减少;而微利或者亏损,导致所得税减少。

第五节 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详情点击进入

一、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三、扩大有效需求

四、加强国际合作

返回顶部

Copyright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