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及其理论

货币理论的基石是货币供求规律,即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及其相互作用。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货币的数量。

怎样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

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去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对于货币需求含义的理解,我们还需把握以下几点:

1. 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如:1997年底,中国),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而不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如:从1996年底到1997年底),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数额的变化量。因此,货币需求是个存量概念,而非流量概念。

2. 经济学中研究的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

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因此,构成货币需求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财产。二者缺一不可,有能力而不愿意持有货币不会形成对货币的需求;有愿望却无能力获得货币也只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美好的愿望)。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因为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的流通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现金可以满足,存款货币也同样可以满足。如果把货币需求仅仅局限于现金,显然是片面的。

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者差别只在于持有货币的动机不同或货币发挥职能作用的不同,但都在货币需求的范畴之内。

(二)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1.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2.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将货币需求细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是在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价格是稳定不变的,就没有必要再去区分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所谓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如 1万美元,5万元人民币,8000英镑等。通常以MD表示。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实际货币需求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而名义货币需求则没有。举例来说,假设T0期时的货币需求为1000亿元,T1期时生产、流通规模和实际财富水平与T0期相比未变而物价却上涨了1倍;也就是说全社会的商品、劳务的名义价值增加了1倍。这时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货币存量必须增加1倍,以满足社会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即名义货币需求量由T0期时的1000亿元增加到T1期时的2000亿元。但这种增加只是适应物价上涨幅度在名义上的增加,就经济成长过程本身所提出的实际货币需求并没有变,仍然是1000亿元。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说,重要的是货币所具有的购买力的高低而非货币数量的多寡,因此,他们更为关注实际货币需求;但在物价总水平有明显波动的情况下,区分并研究名义货币需求对于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学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货币需求

1.从社会的角度出发

仅仅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从而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来支撑。(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都属于这种类型)

2.从微观的个人角度出发

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也就是说,它和股票、债券及各种实物资产一样,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从这一角度出发,货币需求不是理解为经济中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应该理解为:当某人拥有一定财富的总额时,他可以选择多种形式来持有该比财富。而他愿意以货币这种资产形式来持有的那部分财富就构成它对货币的需求。所以货币需求实际上是一种资产的选择,或者财富的分配行为,它受到人们财富总额、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自从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说以来,经济学家主要从后一角度探讨货币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中。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是在总结前人对流通中货币数量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简要概括,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表述上都达到了当时比较完美的境界。

货币需要量公式:

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一)马克思首先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来进行分析

依此条件,他做出了如下论证:

1.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

2.商品的价格、数量决定了用以实现它的流通所需的金币的数量;

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货币却留在流通领域媒介其他商品的交换,从而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几次,就可以媒介几倍于它的商品的交换。

其中,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格与待售商品数量的乘积。因此,一定时期内,货币量的增减变动取决于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的变动。它与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发生变化。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它揭示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但由于马克思的货币必要公式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条件和基础的,因此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其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强调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必要量,而货币数量对商品价格无决定性影响。这个论断适用于金属货币流通,而不适用于纸币流通。

其二,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许多操作上的困难。也就是说,货币必要量公式只能是理论分析中的一个定性的量,而非实践中可以测量的值。

其三,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不包含执行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马克思进而分析了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币流通规律不同,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所决定的;而在纸币为唯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纸币是由金属货币衍化而来的,纸币所以能流通,是由于国家的强力支持。同时,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才能作为金币的代表。因此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不可能退出流通。如果说,流通中需要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那么流通中无论有多少纸币,也只能代表客观所要求的金量。假定流通中需要10万克黄金,如果投入10万张纸币,那么一张纸币就代表1克黄金,如果投入20万张,则每张只能代表半克黄金,从而价格为1克金的商品,用纸币表示就是要用2张纸币,即物价上涨了一倍。

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货币理论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部分,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学说,接下来就按不同货币理论产生的先后顺序主要来介绍:

20世纪30年代的古典货币需求理论;1936年以来形成的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1956年以来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三、古典的货币数量说

货币数量论是指以货币的数量来解释货币的价值或一般物价水平的一种理论。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并不是把货币需求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而是研究名义国民收入及物价是如何决定的。但是由于它建立了名义国民收入条件下的货币量,因而被看成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随着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它作为货币需求理论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一) 费雪的现金交易说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他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的货币数量论进行了比较好的概括。

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称为费雪方程式。

MV=PT

其中,M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的数量;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

注:由于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T很难得到,一定时期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额(PT)也用名义国民收入(PY)表示。

分析:

1.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具体地说,它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信用的发达程度、运输与通讯条件及其它与流通中货币量无关的社会因素。由于这些因素随时间的推移变化的非常缓慢,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常数。

2.费雪认为(和许多其它得古典经济学家一样)P是可以灵活变动的;在经济保持充分就业水平上的时候一定时期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T在短期内也将保持不变。

由于V和T保持不变,所以M的变化就完全体现在价格P上,如M增加20%,P也就增加20%。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另一个观点,即M(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化。

P=MV/T

但是,同理,我们也可以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

M=PT/V

这说明,仅从交易媒介的功能来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1/V。

这就是由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导出的货币需求函数。

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货币流通速度比较平稳时期,也常常用它来预测货币需求。

例如,在我国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60年代,曾长期奉行的1:8的经验公式,即对于8元钱的商品交易需要1元钱的现金发行。(银行工作者根据长多年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但是,这样做要冒较大的风险,因为即使对货币流通速度预测的误差很小,(只差1%,)用它除名以商品劳务总额的观测值之后所得到的货币需求预测值误差也将相当惊人。

(二) 剑桥学派的现金数量余额理论

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缺陷。以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时,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更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

他们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上是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的资产问题(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因素有很多:(1)个人财富的总额;货币的需求首先就要受到个人所拥有的财富总额的限制;(2)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货币以外各种资产的收益,人们往往要将持有货币资产的好处与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好处进行权衡;(3)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变动的预期。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对于,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之间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如此。把这一想法用一个方程式表示:

剑桥方程式:Md=kPY

Y为总收入;P为价格水平;k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Md为名义货币需求。

至此,有人会认为,若把k换成1/V,Y换成T,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就大体相同了。其实,这两个方程的经济意义大不相同。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1)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交易手段的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这是两个方程式的最大区别。

2.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1)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的结论。(2)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的产物。出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持有货币有各满足程度的问题,机会成本的问题等。微观经济主体要在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而且,剑桥方程式种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

3.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现金余额说。

小结:现金余额理论较现金交易理论比,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这里它认为k是一个常数,实际上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收入的比例k是受多种因素决定的一个变量(如利率、通货膨胀率等)。而现金余额理论无论是因为贪图方便还是因为急于得出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而放弃对它的进一步研究,简单的把它视为一个常数,,影响了它研究的深度。

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继承了现金余额理论的分析方法,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虑货币需求。但是不同的是,它没有在概括的陈述了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后,草率的断定,只有名义国民收入才是影响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而是对人们持有货币的各种动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进而得出实际货币需求不仅受实际收入影响,而且受利率影响的结论。由于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称为流动性偏好,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流动性偏好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的分析,他将人们保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类。

(一)交易动机。它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它决定人们进行交易持有多少货币。

凯恩斯将交易需求看作是收入的稳定函数。收入越多,此项货币需求就越大;收入越少,此项货币需求也就越小。

(二)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一货币需求的大小也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的多少。

由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都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而对利率变化则不很敏感,所以可以把这两种货币需求函数合二为一以下式表示:M1 = L1 (Y) ,其中,M1 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Y代表收入水平,L1代表M1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的某一适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也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内容)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大小决定于三个因素: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和投机者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

若当前利率高于正常利率,投机者就会预期利率下降;

若当前利率低于正常利率,投机者就会预期利率上升;

虽然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因人而异,但是从整个经济的发展来看,如果当前利率较高,就会有较多的人预期利率下降,而当前利率较低就会有较多的人预期利率上升。

在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反向变动,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意味着预期债券价格下降;而预期利率下降,则意味着债券价格上升,这种预期影响着人们持有资产的决策,从而影响投机性货币需求。具体而言,当前利率较低时,人们预期利率会上升,人们将抛出债券,持有货币;而当前利率较高时,人们预期利率下跌,人们将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所以,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公式表示即是:M2 = L2(r),其中,M2代表为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r代表市场利率,L2代表M2与r 之间的函数关系。

综合而言,货币总需求函数是:M= M1 + M2 = L1 (Y) + L2(r)

即货币的总需求是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有一个问题需要特殊说明(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认为,一般情况下,由流动偏好决定的货币需求在数量上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的影响。其中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是有限的。但是当利率降到一定低点之后,由于利息率太低,所有的人们都会预期利率上升,人们不再愿意持有没有什么收益的生息资产(债券),而宁愿以持有货币的形式来持有其全部财富。这时,货币需求便不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大了。这时,不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都将被人们无限大的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吸收,将其储藏起来,利率不会再下降,这就像存在着一个大陷阱,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都落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的意图就会落空。如下图所示,当利率 i降到i1低点时,货币需求曲线L就会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后人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作“流动性陷阱”。所谓“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分析的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种状态。

对于这种情形是否真的存在,经济学界存在广泛的争论。

关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评价:

第一,他强调了货币作为资产或价值储藏的重要性;

第二,提出了“流动性偏好”和“流动性陷阱”说的思想。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的偏爱。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五、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鲍莫尔、托宾等一批经济学家进一步修正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他们建立了更精确的理论来解释凯恩斯提出的人们需求货币的三个动机,利率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最关键因素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

(一) 鲍莫尔的“平方根定律”

在凯恩斯得货币需求理论中,交易性货币需求仅取决于收入水平,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他们认为,如果微观主体把他们预定用于交易的货币收入直至花光之前始终以货币的形态放在手中,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货币需求自然只决定于货币收入。但是在,货币的旁边有生利资产,(如债券),他们可以用一部分预定用于交易的货币购买债券以取得收入,当手中的用来交易的货币用完时,为了满足交易的需求,可再把债券卖出,换成货币。在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买卖债券要付出代价,(如佣金),还有时间的消耗。鲍莫尔认为如果企业或个人(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都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则在收入取得和支出的这段时间间隔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的形式持有,因为现金不会给持有者带来收益,只要利息收入超过变现得手续费就有利可图。并且利率越高,收益越大,生息资产的吸引力也就越强,人们就会把现金持有额压到更低的限度。

根据这样的思路,鲍莫尔提出了说明此问题的平方根法则:

M=kY1/2r-1/2

这个式子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随着用于交易的收入数量的增加,货币需求量随之增加。但是Y的指数1/2又说明了其增加的幅度较小,即交易性货币需求有规模节约的特点;同时又表明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而r的指数-1/2说明,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其变动幅度较利率的变动幅度要小。

它相对于凯恩斯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而言,进一步提出: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同样敏感。

注: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关于利率对于预防性的货币需求影响的分析也是沿着类似的思路来进行的。在既定收入水平的状况下,某些支出的不确定性,使人们不能不持有一定量的预防性货币需求。任何一个微观主体,如果他持有的预防性货币需求较少,当他没有货币来满足不确定的支出时,就要出售其持有的债券。而出售债券就要有佣金等支出。如果他持有的预防性货币较多,那就会节省佣金等的支出。但是,节省佣金等支出,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多存货币就要少持有债券,从而遭受债券利息的损失。为了求得应付收支不确定性的最小成本,微观主体不能不考虑出售债券的支出和利息的收益,因而利率也就必然进入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函数之中。(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惠伦,他论证了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得出了和平方根定律比较类似的立方根定律。也就是说明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

(二) 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

在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分析中,人们对货币或债券这两种资产的选择是相斥的(或者选择货币,或者选择债券,两者不能兼得),原因是人们对未来利率变化的预期是可确定的。而现实中的情况与凯恩斯的假定并不完全吻合,通常的情况是投资者自己做出的对未来利率的变化的估计并不完全自信,因而在资产选择上一般采取既持有货币也持有债券的组合形式。基于对这种情况的考虑,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作了重要的修正和拓展,他以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的不确定性为前提,研究如何选择资产持有问题,形成了对投机活动和金融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的资产组合理论。

托宾假定,人们的资产保有形式有货币和债券两种。(1)货币是一种安全性资产,持有货币虽然没有收益,但是也没有风险;(2)债券是一种风险性资产,持有债券可以获得收益,但也要承担债券价格下降而受损失的风险。人们可以选择债券和货币不同的组合来持有资产,不同风险好恶的人(风险厌恶者、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会有不同的资产组合选择。

人们多样化的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会产生影响

(三)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认为,人们得货币需求动机有三种,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新剑桥学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仅这三种动机不能说明全部现实状况,应予以扩展。他们提出了货币需求七动机说。

1.产出流量动机。当企业决定增加产量或扩大经营规模时,无疑需要有更多的货币。它相当于凯恩斯提出的交易需求,这部分的行为由企业的行为所决定。

2.货币—工资动机。这种货币需求是由货币—工资增长的连带效应造成的。在现代经济中,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当货币量增加以后,往往连带着工资的增长。

3.金融流量动机。这是指人们为了购买高档消费品需要储存货币的动机。高档商品在实际购买之前一般要有一个积累货币的时间。

4.预防和投机动机。在手中保留超出交易需要的货币,一方面以备不测之需,另一方面等待时机以进行投机。

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这是由于随着信用的发展债权债务关系十分普通,大部分个人或企业都负有一定的债务。同时,现代社会里,融资具有资本化的特点,即各种融资形式都以取得报酬为前提,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信誉,保证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按规定的条件偿还债务、支付利息等,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货币量。

6.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这是通货膨胀造成的后果,因为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即使维持原有的生活或生产水平,也需要更多的货币量。

7.政府需求扩张的动机。除了个人或企业外,政府也有需求扩张的动机。现实中,赤字往往是货币需求大大增加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当政府有意识地采取这种政策以支持战争或反危机措施时,情况更是如此。

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七动机说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动机说具有密切的关系。货币需求七动机说,沿袭了凯恩斯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方法,对于人们为什么需要持有货币的不同动机进行了区别讨论。其实, 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七动机说中的第一、二、三、四、五、六动机是对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动机的细分,基本上没有超出凯恩斯提出的范围。只是政府的货币需求动机是新剑桥学派的独创。

六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后,对学术思想和经济政策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货币理论方面,他推翻了在18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取而代之的是他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批评了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和货币政策的失效,在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引起了共鸣。但是,从5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大规模的经济萧条现象也不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而通货膨胀称为经济中的头号问题,到了70年代,简单的通胀又变为更复杂的滞涨。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弗里德曼提出了他的货币需求理论,标志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诞生,伴随着这一理论出现的还有,还有一个崭新的宏观经济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他对当时占主流的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构成了有利的挑战。

弗里德曼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长期结论,即非常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凯恩斯以及后来的剑桥学派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的观点,即把货币需求作为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加以考察。

弗里德曼对各种情况下人们想持有多少货币的决定因素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他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收入或财富的变化;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

1.收入或财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财富可以用收入来表示,但是不能用统计测算出来的即期收入代表财富,因为即期收入受不规则的年度波动的影响,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应该用一个长期收入或恒久性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提出来的)来表示,恒久性收入可以理解为预期的长期平均收入,恒久性收入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各种财富在长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可观察到的长期平均收入。恒久收入等于过去收入加上现在和未来已知的收入之和,若以年度为权数加权平均,则相当于年度平均值。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human wealth)----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它的大小与接受教育的程度关系一般是比较密切的。人力财富转化为现实收入的条件是就业;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是不稳定的;非人力财富(nonhuman wealth)----总财富中扣除人力财富的部分,主要指物质性财富;如,房屋、机器、设备等,非人力财富同样具有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带来的收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2.机会成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获得某种收入时丧失的另一种收入,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主要是指因持币而丧失的潜在收益或遭受的损失,具体来讲,持有货币资本的机会成本是指货币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之差。货币的名义收益率一般情况下可以视为为零,在此可以看作是生息资产,有收益。(利率的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极小(参见P254,科学出版社))其他资产的收益率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目前的名义收益率,主要指:(1)预期的固定收益率,如债券的收益率;(2)预期的非固定的收益率,如股票的收益率;第二部分是预期的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当通货膨胀时,各种商品价格会随之波动,物质财富会给所有者带来收益或损失。物价上涨越快,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越高,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小。

3.效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考虑效用,就是要考虑为什么要持有它,或购买它,它能带来什么好处,例如,购买衣服,是为了美观和保暖,从而使自己得到享受)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持有货币即可以用于日常交易的支付,又可以应付不测之需,还可以抓住获利的机会,这就是货币所提供的效用。这些效用虽然无法直接测量出来,只是一个主观评价,但是,人们的感觉和现实证明它确实是存在的。这种流动性效用以及影响此效用的其他因素,如人们的嗜好、兴趣等都是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据此,弗里德曼列出货币需求函数:

M/P = f ( Y, W;rm, rb, re, 1/p?dp/dt;U )

M——个人财富持有者保有的货币量,即名义货币需求量;

P——一般价格水平;

M/P——个人财富持有者保有的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即实际货币需求量;

Y——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收入,即恒久性收入,其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W——物质财富(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rm——预期的名义货币收益率;

rb——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

re——非固定收益的证券(股票)收益率;

1/p?dp/dt—预期物价变动率;

rm, rb、re、 1/p?dp/dt均为机会成本变量,这些变量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U—收入以外的可以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是代表各种因素的综合变数,可能从不同方向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解释变量中的四种资产—货币、债券、股票和非人力财富的总和即是人们持有的财富总额,其数值大致上可以用恒久性收入y作为代表性指标。

关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评价:

第一,他研究的货币口径增大,从凯恩斯的M1扩展到M2;

第二,提出恒久收入概念,以此可以代表人们持有的财富总额——货币、债券、股票和非人力财富的总和。该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用实证的方法证明该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作用;

第三,提出具有决定意义的论断: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恒久收入除以货币存量)也相对稳定,货币需求也是比较稳定的。

七、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一)收入。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

(二)价格。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建国后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的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利率。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就不愿持有货币而愿意购买生息资产以获得高额利息收益,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则愿意手持货币而减少了购买生息资产的欲望,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而当时一年定期的储蓄利率则仅为年率7.2%,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大量挤提存款,抢购商品,货币需求急剧上升。当政府很快采取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之后,实际利率上升挤兑抢购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储蓄余额又开始上升,货币需求回落。

(四)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动态地考察,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改革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客观上加大了货币需求量。(1:8到1:6得变化)

(五)金融资产选择。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以及公众的资产多样化选择,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减都有作用。

(六)其他因素。如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

返回顶部

Copyright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