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 通货膨胀

第一节 通货与通货膨胀
一、通货:泛指一切在流通领域内可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转手的货币,包括硬币、纸币、存款货币和其他形式的信用货币。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经济学范畴,其理论成果已相当丰富。但是,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一) 西方学者

1.凯恩斯之前:

货币的过度发行,从而使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一时期,流行的经典定义就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

2.凯恩斯

真正意义的通货膨胀是,只有在已经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才发生,供给已经毫无弹性,货币供给的增长已经不再有增加增加产量和就业的作用,物价便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同比例的上涨。

3.凯恩斯之后

(1)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物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普遍上升——面包、汽车、理发价格的上升,工资、租金等等也都上升。

(2)弗里德曼(货币学派代表人物):物价的普遍上涨,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二)中国普遍认同的

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把握以下几点:

1.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上涨的趋势,只有当价格持续地上涨作为趋势不可逆转时,才可称为通货膨胀。持续多长时间,购得上通货膨胀呢,对于这一点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

2.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普遍的物价水平的上涨,局部性的或地区性的价格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明显上升。那么物价总水平上涨多少,购得上通货膨胀呢,对于这一点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有些经济学家主张规定一个限度,比如说,规定价格总水平超过2%时,称为通货膨胀,而低于2%则不认为是通货膨胀,还有得经济学家主张用“可以觉察到得”“明显的”这样比较模糊的概念。

4.强调把商品和劳务作为考查的对象。目的在于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

5.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劳务用货币数量标出来的价格,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劳务和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劳务与商品劳务之间的对比关系。

6.通货膨胀不只指公开形式的物价上涨。在存在隐蔽性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矛盾主要是以非价格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主要如:国家牌价和自由市场价格(黑市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差价,一些商品在价格不变得情况下,质量下降,索取价外报酬等。在政府对物价进行管制的情况下,它表现为供应短缺,黑市活跃,配给制等。

7.通货膨胀存在于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在足值的金属流通的条件下,一般不会出现货币过多,物价上涨的现象。因为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它可以通过自身数量的变动,自发的调节货币流通量,从而控制物价上涨,使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纸币条件下之所以会产生通货膨胀,是由纸币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发行多少也不会自动退出流通,往往在发行数量越多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越少,人们就会产生进一步贬值的预期,从而更多的抛出手中的货币,使流通中货币的数量更多。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一) 马克思主义的衡量标准:

实际流通的货币量(供)超过货币必需量(求)的差额。理论上说得通,实践中没法衡量,现在也有人强调,但是至少目前,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计算方法。

(二) 指数度量标准

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标准:

1.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ption price index)

是一种用来测量一定时期居民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化程度的指标。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

其优点在于消费品的价格变化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在分析通货膨胀效应方面,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点。多数国家衡量通货膨胀的尺度时采用这一尺度。我国也以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尺度的一种。消费物价指数的局限性表现在,消费品仅是社会产品的一部分,从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与消费物价指数相类似的,还有居民生活费用指数,包括的范围更广,似乎能更好一些)

2.批发物价指数(WPI,wholesale price index)

它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它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批发价格,但劳务价格不包括在内。

其优点是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工业投入品和非零售消费品的价格变动信号,进而能够判断其价格变动变动对最终进入流通的零售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个指标的变动规律同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规律有显著的区别: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存在过度需求,其波动幅度也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此,在使用它来判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时,可能会导致不正确的结论。

3.GDP平减指数(冲减指数,通货膨胀扣除率,求实指数)(GDP deflator)

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期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它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全面,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但是它能容易受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例如,虽然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很大,但是其他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大,就会出现GDP平减指数虽然不高,但是居民的日常消费支出却已经明显增加了的情况。GDP平减指数的一个主要用途是对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进行名义值与实际值的换算。

返回顶部

Copyright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