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 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 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

至于不同的程度以怎样的数量标准去衡量,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如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的特殊背景和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等。

(一)爬行式: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是为社会可以接受的,属于正常的物价上升。

(二)温和式:指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统一比率。但一般情况是在3%以上,两位数以内的水平。这种情况的通货膨胀一般不会对社会造成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影响。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这种通货膨胀。

(三)奔腾式:指物价上涨率在2位数以上,且发展速度很快。这一程度的通货膨胀已经对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出现挤提银行存款、抢购商品等引发市场动荡的现象,如果不坚决控制,就会导致物价进一步大幅上升,酿成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

(四)恶性:亦称超级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开始成倍的增长。这一程度的通货膨胀已经严重的破坏了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和经济生活秩序,开始动摇社会安定的基础,最后容易导致整个货币制度的崩溃。这一程度的通货膨胀多发生在战争、社会变革、政治动荡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二战后的中国和80年代的巴西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

二、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

(一) 公开型通货膨胀:价格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一般表现形式。由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价格很少受限制,当货币供应超过需求,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直接的、明显的表现为物价的上升。

(二)隐蔽型通货膨胀: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趋势。此时,商品供不应求的现实通过准价格形式表现出来,如黑市、排队、凭证购买、有价无货、价格不变但质量下降。主要是因为当经济中已经积累了难以消除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压力,但是政府依然采取管理和冻结物价,对商品销售进行价格补贴,对购买行为进行限量控制等措施,使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能通过物价上涨释放出来。在排斥市场经济、实行单一行政计划管理体制时期的前苏联及东欧各国,以及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前和改革初期实行“价格双轨制”时的中国,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过隐蔽型的通货膨胀。

三、 按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划分

(一)预期性通货膨胀

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

(二) 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指未被经济主体预见的,不知不觉中出现的物价上升。

四、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各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形成原因)

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各国在不同时期出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A. 直接原因

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的失衡,也就是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B. 深层原因

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多的深层原因主要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以及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制约等数种,不同的原因反映为有不同的学说.

(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并直接引起商品价格上涨,这种通货膨胀称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在现实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需求则体现在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上。因此,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被通俗地表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能够对物价水平产生需求拉动的原因不外乎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实际因素主要是投资,由于投资需求增加,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被打破,物价水平上升。从货币方面来看,需求被拉起有两种可能:一是经济体

系对货币的需求大大减少,即使在货币供给无增长的条件下,原有的货币存量也相对过多;二是货币需求量不变,货币供给增加过快。实际情况以后者居多。无论是实际因素还是货币因素,其造成的物价上涨效果是相同的。但两者也有区别,例如,投资需求过旺可能导致利率上升,而货币供给过多则可能造成利率下降。然而这两者却往往是相伴而生的:过旺的投资需求往往要求更多的货币供给支持;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也往往是为了刺激投资。

前面的分析是将总供给水平设想为一个不受价格水平影响而稳定于

充分就业水平的特定值,即总供给不变,因而价格水平的上涨就只能归因于需求的过度扩张。事实上,总供给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投资的增加引起总供给以同等规模增加,物价水平可以保持不变;如果总供给不能以同等规模增加,物价水平上升会较缓慢;如果总供给丝毫也不增加,则需求的拉动将完全作用到物价上。该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示意图

在图3—1中,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户,总供给

曲线为ABCS,其中,AB段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表示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源或大量的失业人口,此时供给弹性无限大;BC段表示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已很少,整个社会逐渐接近充分就业状态;CS段总供给曲线呈垂直状,表示社会的生产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不存在任何闲置资源,供给已经毫无弹性,这就是充分就业状态。在AB段,随着总需求曲线从ADl增加到AD2,物价水平并没有上涨,这是因为此时总供给的增加潜力很大,总需求的上升带动总供给以同等规模上升,因此,物价水平可以保持不变,而国民收入却从y1增加到y2。在BC段,随着总需求曲线从AD2上升到AD3,物价水平增加到P1,此后,随着总需求曲线AD3上升到AD4,物价水平进一步提高到P2,国。民收入也从y2增加到y3,进而增加到y4,可以明显地看出,国民收入上升的速度较AB段有所减缓。这就是被凯恩斯称为“半通货膨胀”的情况。在CS段,随着总需求曲线的进一步上移(AD4到ADs),物价水平从P2同比例上升到P3,而与此同时,国民收入却没有变化,这就是被凯恩斯称为“真正的通货膨胀”的情形。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过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这种情况下的通货膨胀显然无法通过需求过度理论来加以解释。因为,按照上述理论,只有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才会出现由于总需求过大产生的通货膨胀。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转而从供给方面去寻找通货膨胀的根源,提出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即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上升引起了总供给曲线的上移。指在一个封闭经济中,货币工资在劳动生产率和价格水平均未提高前率先自动上升;或者其他生产投入品或要素价格因市场垄断力量的存在而上升,导致因生产成本提高而价格上涨。其中,由于提高工资而引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工资推动,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垄断而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利润推动。

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工会的力量十分强大,它们作为一个垄断性的组织,与雇主集体议定工人工资水平,使得工人有可能获得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赢利水平。这样,过高的工资推动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形成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此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上涨又会部分或全部抵消工资的上涨,工会就会继续要求提高工资,工资提高又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形成西方经济学家们所谓的“工资—价格螺旋”。这种理论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货币工资率的上涨一定要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否则就不是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二是工会的力量。它认为即使存在货币工资率的上涨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情况,也不能完全肯定发生了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原因是有可能这种工资的上涨并不是由于工会发挥了作用,而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而产生的。许多经济学家将欧洲大多数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所经历的通货膨胀认定为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因为,在这一时期这些国家出现了工时报酬的急剧增加。例如在联邦德国,工时报酬的年增长率从1968年的7.5%增加到1970年的17.5%。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是由于一些垄断经济组织控制了某些重要原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它们为了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而操纵价格,使价格的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加速度,如果这种行为的作用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又被称为供给冲击型通货膨胀。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在1973~1974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石油价格提高了4倍,到1979年,石油价格又被再一次提高,这两次石油提价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以致他们惊呼出现了“石油危机”。各种使成本上升的因素还可能交织在一起,使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例如在1973年石油提价的同时,由于连年的粮食歉收,世界粮价也出现了暴涨;同时许多国家的工资增长也进一步升温,例如美国和日本在1973~1975年的工时报酬年增长率都达到了30%以上。该模型如见POWPOINT所示的相应的课件部分:

图中AD表示总需求曲线,AS表示总供给曲线。假设开始时经济处于充分就

业的均衡点C1,现在由于原材料(或工资)等价格的上升,使得短期内供给曲线上移到AS2,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上,总需求Y1和新的总供求水平y3之间有缺口,即在原有的价格水平上,人们对商品产生了超额需求,这个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部分将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最终使价格上涨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均衡价格水平P1。我们不难想到,价格上升的结果又反过来造成增加工资的需求,并使总供给曲线上移。通货膨胀就会不断继续下去。这就是通货膨胀螺旋。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那样,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由成本上升导致的总供给曲线上移只能是一次性的。成本推动仅仅是物价上涨的最初动因,只有货币才有持续的扩张能力。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只要通货膨胀一开始,这两个过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几乎同样地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实际上很难辨认出某种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的还是需求拉动的。即使导致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不管是需求还是成本的因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可以自行持续下去。例如,当工人们预期物价会上涨时,他们就会坚持要求增加工资;而工资的上升,使厂家成本增加,从而又导致更高的价格水平。

(三)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mixtureinflationOfsupplyinganddemand)

现代经济复杂多变,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不是单一的,是混合的。该种理论认为虽然从理论上可区分为需求拉动型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事实上在经济生活中,需求拉动的作用与成本推动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任何单方面的作用只会暂时引起物价上涨,并不能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只有总需求与总供给互相推动,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即“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例如,通货膨胀可能从过渡需求开始,,但由于需求过渡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因而转化为成本推动的因素。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可以从成本方面开始,如,迫于工会的压力而提高工资等。但是,如果不存在需求和货币收入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过程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因为工资上升会导致失业增加或产量减少,结果将会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过程终止。可见,“成本推进”只有加上“需求拉上”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现实经济中,这样的论点也得到了论证:当非充分就业均衡严重存在时,则往往会引出政府的需求扩张政策,以期缓解矛盾。这样,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并存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就成为了经济生活的现实。

需求与成本的共同作用,必然演化成“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其过程见POWPOINT所示的相应的课件部分所示:

在图中,随着总成本曲线从SoS向SlS、S2S方向移动,为了不减少实际产量和出现过高的失业率,政府通常会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扩大投资支出来增加需求。这样,总需求曲线就会由Do向D1、D2、D3方向移动。在总成本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分别向上方移动过程中,价格水平沿着eo到e1到e2到e3到e4这样的轨迹“螺旋式”上升。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率R0上升到R4的过程表明,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通货膨胀现象。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种通货膨胀就被称为结构型通货膨胀,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种:

1.需求转移型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样,原先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结构可能因需求的移动而出现新的失衡。那些需求增加的行业,价格和工资将上升;另一些需求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却未必会发生价格和工资的下降,最终结果导致物价的总体上升。

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部门(如产业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由于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货币工资增长率却趋于一致,加上价格和工资的向上刚性,从而引起的总体物价上涨。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相信,工人对相对实际工资的关心要超过对绝对实际工资的关心。因此,货币工资的整体增长水平便与较先进部门÷致,结果就是落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并进而推动总体价格水平上升。还有一种情况是由“瓶颈”制约而引起的部门间差异。如在有些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有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另一些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却严重滞后,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当这些“瓶颈”部门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便引起其他部门,包括生产过剩部门的价格上涨。

3.北欧型通货膨胀

北欧型通货膨胀是由北欧学派提出的,它以实行开放经济的小国为探讨背景。在这些国家,经济部门可以分为开放的经济部门和不开放的经济部门,由于小国一般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价格接受者的角色,世界通货膨胀就会通过一系列机制首先传递到它们的开放经济部门,并进而带动不开放经济部门,最后导致价格总体水平上升。该结构可以见POWPOINT所示的相应的课件部分:

世界市场上的通货膨胀率丌w首先传递给了该国开放经济部门,使其通货膨胀率为丌o,开放经济部门的通货膨胀率丌。和劳动生产增长率入。决定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So;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增长率S0影响到非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增长率Sc,两者趋于一致;非开放部门的工资增长率Sc和两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增长率之差(入o—入c)决定非开放部门的通货膨胀率丌c;最后,它们按照各自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权,共同决定整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外生变量(丌w,入。和入c)和部门结构(两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共同决定的。

中国的学者在讨论我国的通货膨胀成因时,曾经有一派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与体制有关,被称为体制型通货膨胀。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特别是在这一时期的初期,由于体制方面的不健全,缺乏破产和兼并机制,产权关系也不明晰,企业和商业银行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着过旺的投资需求,中央银行又没有应有的独立性来抵制这种过旺的需求,从而导致了货币和信贷的失控,结果使有效供给的增加赶不上有效需求的增加,需求的过度积累最终推动了物价的上涨。这种假说实际上是在剖析需求拉动说产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出现往往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不一样的。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上半期所经历的通货膨胀来说,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还有结构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因此,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混合型的通货膨胀。但在不同时期,主要矛盾有所变化。有时是因为国有企业投资冲动、大量的重复建设引起的货币投放过多,有时是因为外汇储备增加过猛引起的货币投放过多,有时是因为初级产品价格放开后引起的整体价格水平的上涨,等等。我们在明白了通货膨胀的基本原理之后,在具体分析通货膨胀现象时,应该紧密结合当时发生的环境(包括国际、国内环境)来分析。

除此之外,在借鉴西方经济学家理论的同时,还应该区分不同体制下的条件差异。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大都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而中国正在经历的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远,取得了一系列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异仍然很大。

返回顶部

Copyright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