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 通货膨胀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由于通货膨胀对一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均产生较大影响,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就成为各国政府都很关心的课题;又因各国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成因看法不同。因此,提出的治理通货膨胀措施也有一定的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紧缩性货币政策

由于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因此,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紧缩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实行抽紧银根政策,即通货紧缩或紧缩货币,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以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中央银行一般采取一系列措施:①出售政府债券,这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方法,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各种政府债券,就可以缩减货币供应和货币供应潜在的膨胀,这是最重要且经常被利用的一种抑制政策工具。②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息率,这势必带来信贷紧缩和利率上升,有利于控制信贷的膨胀。③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以减少商业银行放款,从而减少货币供应o④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利率的提高会增加使用信贷资金的成本,借贷就将减少,同时利率提高,还可以吸收储蓄存款,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

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就是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

三、 收入政策

是指收入政策就是政府在通货膨胀时期用来限制货币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经济政策,它通常是由政府制定一套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行为准则,由价格决定者(劳资双方)共同遵守。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不至于陷于“滞胀”。收入政策一般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①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这种指导线是由政府当局在一定年份内允许总货币收入增加的一个目标数值线,即根据统计的平均生产力的增长,政府当局估算出货币收人的最大限度增长,而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应等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不允许超过。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经济中每单位产量的劳动成本的稳定,因而预定的货币收入增长就会使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②工资管制(或冻结工资),即强制推行的控制全社会职工货币工资增长总额和幅度,或政府强制性规定职工工资在若干时期内再增加必须固定在一定水平上的措施。管制或冻结工资被认为能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减轻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通货膨胀相当严重时采取的非常措施,但正是因为通货膨胀严重,使人民收人生活水平持续下降,从而使冻结或管制工资措施实施起来更为困难。③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是指通过一种对过多地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增长超额比率征以特别税款的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一般认为,实行这种税收罚款办法,可以使企业公司有所依靠,拒绝工资超额提高,并同工会达成工资协定,从而降低工资增长率,减缓通货膨胀率。

四、价格政策

通过反托拉斯法限制价格垄断,这是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价格垄断有可能出现定价过高和哄抬物价的现象,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就必须限制价格垄断。

五、供应政策

以拉弗(A?Laffer)等为首的供给党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与供给联系在一起的。无论什么原因的通货膨胀最终的结果都是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总是表现为与货币购买力相比的商品供给不足。因此,治本的方法,即是增加生产和供给。

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成本,增加有效供给。供应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②削减社会福利开支;③稳定币值;④精简规章制度,给企业松绑,刺激企业创新积极性,提高生产率,等等。

六、结构调整

这种政策在反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不仅能压缩社会总需求,而且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差别利率

(二)控制贷款流向

(三) 浮动税收

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这种对症下药,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因分析一一对应,也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而且对症下药也要以某一方案为主或优先,同时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返回顶部

Copyright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