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六章 利息率

第三节 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决定理论主要研究利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方式,由于经济学家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利率决定理论。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总体上来看,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马克思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最终转化形式,利息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利息量的多少只能在利润总额的限度内,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具体内容:

(一)利率的变化范围介于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二)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利率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利润率,一个是总利润在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

(三)由于利润率决定利率,从而使利率具有如下特点

1、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因而导致受其影响的平均利率也有同方向变化的趋势。

2、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一个阶段来考察,每一个国家的平均利润率是相对稳定的量,因而平均利率也具有相对稳定性。

3、由于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因而使利率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无法找到一个具体的决定规律。

二、古典利率理论

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中。其基本观点是:利率是由储蓄和投资所决定的,利率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相均衡的那一点。

(一)利率与储蓄和投资的关系

1.利率与储蓄的关系: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2.利率与投资的关系: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二)利率的决定:市场的均衡利率由投资和储蓄两条曲线相交的点决定的。(三)均衡过程分析:假设I不变,S由于某一因素右移,会使储蓄供给大于投资需求,会导致I下降,减少储蓄,增加投资,I会一直降到二者相交的新均衡点,达到新的均衡状态。

三、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他认为:利率属于货币经济的范畴,而不属于实物经济的范畴,他极力主张利率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一)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人们持有货币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而投机动机主要取决于利率。

(二)货币供给

某一时期,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由货币当局控制,是外生变量,无利率弹性。

(三)均衡利率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交的一点所对应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

四、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是由罗伯逊提出来的,此理论试图将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两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来考虑其对利率的影响与决定。

(一)既然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那么就应该从可用于贷放的供求来考虑利率的决定

(二)可贷资金的需求由投资和货币的净窖藏两部分组成

(三)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储蓄、中央银行增发的货币以及商业银行所创造的信用

(四)市场的均衡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五)储蓄和投资决定自然利率即i0决定于I=S;

市场利率则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i*决定与

均衡利率由二者同时决定,即i0=i*=i

五、 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

为了充分发挥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必须尽可能合理确定利率。通常,人们根据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基本因素,把掌握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原因作为合理确定利率的基本前提。

在复杂的经济关系中,众多的因素都对利率的变化产生影响,但决定和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态、国家经济政策、物价水平和国际利率水平。

(一)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高低的最基本因素。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率仍取决于利润率,并受平均利率的制约。一般情况下,利率以平均利润率为最高界限,且利率最低也不会等于零,否则就不会有借贷行为。即利率总是在零到平均利润率之间摆动。并且利率水平的变化与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变化成正比。当平均利润率提高,利率一般也相应提高,平均利润率降低,利率也相应降低。

(二)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的高低决定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这是因为,借贷资金同其他资金一样,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当资金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同时,利率也反作用资金供求,利率上升对资金的需求起抑制作用,有利于资金来源的增加;利率下降,会使资金需求增加。所以,资金供求关系是确定利率水平的一个基本因素。

(三)国家经济政策

利率对社会再生产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国家把利率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利率不能完全随借贷资金的供应状况自由波动,而必须受到国家的调节,因此而产生的一些代表国家意向的经济政策就对利率产生直接的干预和影响。世界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制定的金融政策影响市场利率,进而达到调节经济、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的目的。

(四)物价水平

利率的变动与物价的变化有密切有关系,一方面,物价的高低影响着银行吸收社会资金的成本大小,从而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往往同货币贬值互为因果,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就必须考虑保持货币的实际价值。同样,在信用关系的另一方也有一个货币保值的问题。所以,为保证信用双方都不因物价变化而受到损失必须合理调整利率水平。

(五)国际利率水平

国际利率水平对国内利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为国内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本国资金在国际间的移动,进而对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产生影响。当国际利率水平较低而国内利率水平较高时,会使外国货币资本流入国内,从而有利于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反之,当国际利率水平较高,而国内利率水平较低时,会使本国的资金外流,不利于本国的国际的收支平衡。同时,国际利率水平与国内利率水平之间的悬殊太大,不仅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本国通货的对外价值,直接影响本国的对外贸易。所以,为了平衡国际的收支,往往参照国际利率水平来调整国内利率水平,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

返回顶部

Copyright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