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金融调控

第五节 货币政策效应

一、货币政策的效果检验

考核政策实施效果是制定货币政策措施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使用一些标志来进行分析、判断。这类标志,就是指用来表明经济现象某种特征的数量指标,其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必须是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自身特征,是国民经济是否恢复或保持均衡的基本表现形式;二是它必须是可以计量的因素;通过不同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是否保持均衡或不均衡的程度。以中央银行为主体、按内部效应(中介变量对政策工具操作的反应)和外部效应(目标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反应)划分,货币政策的效果检验指标可分为两段。

(一)外部效应指标

1.反映总体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

货币政策主要为解决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问题。因此,利用一组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可以考核货币政策对解决宏观经济问题、实现预期经济目标的效果。具体使用的指标主要有:(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数。这两个按不变价格编制的总量指数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状况;(2)失业率。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增长的潜力;(3)国际收支状况。它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对外经济关系和对外经济依存程度,可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看出大致状况。

2.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供给过多。过多投放货币,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因此,利用物价水平指标,可以直接考核通货膨胀程度。具体使用的指标主要有:(1)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表明以现价计值的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基期年份的价格变化,是最为综合的价格指数;(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反映不同时期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变化的程度和趋势,可按全部商品综合编制,也可按各类商品(如粮食、副食品、服装等)分别编制;(3)消费物价指数。反映不同时期城乡居民生活费用水平变化的程度和趋势,一般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的消费品零售价格和劳务费用支出编制;(4)批发物价指数。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变化的程度和趋势,可按全部商品综合编制,也可按各类商品(如钢材、燃料、电力等)分别编制。

(二)内部效应指标

1.反映货币供给数量及结构变化的指标

货币政策操作变量的调整是否有效,取决于中介变量、主要是货币供应量是否发生相对应的变化。反映货币供给数量及结构变化的指标主要有:(1)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指标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增量变动情况的相对数指标,包含M0、Ml和M2三个层次。通过不同时期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比较分析,可考核货币政策操作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实施效果;(2)货币供应量结构比率。这主要是指M0占M1的比重和Ml占M2的比重。M0和Ml体现着现实的社会购买力,M2还包括了一部分储蓄性质的潜在的或未来的社会购买力。很明显,有效需求过度问题在于现实社会购买力过剩,主要与Ml的增长率过高有关。

2.反映币值情况的指标

货币供给的数量变化,总是会体现在货币的币值上。如果货币供给过度,引起物价上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或劳务减少。因此,货币的币值能够通过商品的物价水平变动情况反映出来。反映货币币值变动的指标主要是货币购买力指数。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币值主要是指每单位货币能够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买到包含多少价值量的商品或劳务,即通常所说的“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同一货币购买商品、支付劳务费用等能力的相对数指标,也就是指单位货币的币值。它一般用物价指数的倒数来衡量。即:

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属于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工具,它们共同作用于一国的宏观经济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的要求。因此,尽管它们的实施和操作应当是相互独立的,但所产生的效应却是相互交叉的,并且存在着作用机制复合的可能性。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就寓于这两大政策的复合效应之中。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配合问题,首先要求理清这两大政策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性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这两大政策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即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二是这两大政策均由国家制定;三是最终目标一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则由中央银行具体实施。尽管某些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名义上归属于财政部领导,但其中绝大多数在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由中央银行独立操作。二是作用过程不同。财政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数量和结构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三是政策工具不同。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的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是税收和政府支出及转移性支付等。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通常与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业务活动相关,主要是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或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由此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出自于同一个决策者却由不同机构具体实施;为达到同一个目标却又经过不同的作用过程;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却又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的客观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又导致了它们之间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差的可能性。于是,就产生了如何协调这两类政策的问题。

从逻辑上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4种配合模式:(1)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双紧”政策;(2)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双松”政策;(3)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紧财政、松货币”政策;(4)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其中“双紧”和“双松”政策,反映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目标侧重点保持一致;“一松一紧”的政策,反映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总体要求一致的前提下,政策目标侧重点不同。这4种配合模式,对于政策的作用方向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我们可以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合机制来讨论不同政策配合模式的效应问题:

(1)财政政策通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两条渠道,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投资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

(2)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变量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物价水平,而财政政策则要通过社会购买力和国民收入的共同作用,才对物价水平发生影响。国民收入的内生性,决定了财政政策对物价水平的作用是间接的、滞后的;

(3)“双紧”或“双松”政策的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一致的,各中介变量均能按两类政策的共同机制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发生作用。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的作用力度强,变量间的摩擦力小,一旦调整政策,很快能产生效应,并带有较强的惯性;

(4)“一松一紧”的政策,其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相反的,使变量间产生出相互抗衡的摩擦力。然而,由于投资支出这类共同变量的变动方向不明确。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两类政策往往只能分别对自身能够直接影响的变量产生效应,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功能损耗较大,作用力度较弱,但政策效应比较稳定,且不带有很大惯性。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实践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事实上只有信贷管理、现金管理政策等概念,货币政策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概念,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西方国家的货币信贷管理经验而形成的。

中国的货币政策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讲,与西方经济学中货币政策概念一样,由操作工具、操作指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作用,是通过这四个要素的逐级传递关系来实现的。

(一)关于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

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可以概括为“保持货币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通货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货币投放过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市场物价就难以控制,人民生活就难以安定,国民经济就难以稳定增长。同时,经济发展又为稳定通货提供了物质基础。稳定货币不是消极的方针,而是积极的方针,只有通过积极支持生产建设的合理资金需要,增加市场适销对路商品的供给,货币稳定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二)关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1984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前,如果说货币政策有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的话,那么就是信贷规模(也称贷款限额)和现金发行量,其间(1979—1984年)还用过“存贷差额”。1984年以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即再贷款)实际上被纳入“操作目标”,并且地位逐渐上升。l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为“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率”;1994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向社会按季度公布货币供应量。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把M1、M2作为中介目标的尝试。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组成部分。

(三)关于货币政策工具

长期以来,信贷计划、现金计划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工具,但自改革开放尤其是1984年以来,法定存、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备付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特种存款、公开市场操作也先后成为货币政策工具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规定货币政策工具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及其比率、基准利率、再贷款、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998年,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方式向市场化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这一年开始,中央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已逐渐从直接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的方式向间接的、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的方式转变。

返回顶部

Copyright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