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金融调控
一、填空题
1、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指标
2、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3、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
4、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5、操作指标、最终目标
6、保持货币的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7、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8、中央银行、外部时滞
9、“一松一紧”、 总量
10、公开市场业务
二、单选题
1、B 2、D 3、A 4、D 5、B 6、A 7、A 8、D 9、C 10、B 11、B 12、C 13、B 14、C15、A
三、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ABCDE 4、BD 5、BCD 6、AD 7、ABE 8、ABC 9、ACDE 10、ABCD
四、判断题
1、× 2、× 3、 √ 4、 × 5、 × 6、 √ 7、√ 8、× 9、× 10、×
五、名词解释
1、广义的:涵盖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影响货币数量的一切措施。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3、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4、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以收缩或扩张信用,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
5、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6、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7、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对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
8、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9、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
10、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
11、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
12、是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
13、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简言之,就是指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常被称之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
14、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15、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这也是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
六、简述题
1、答: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五大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
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奥肯定律,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存在负相关关系,因而,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可以采取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不同的发展模式,除劳动密集型外,其他几种增长模式都与充分就业有一定的矛盾。
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关系。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将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从而迫使经济进行紧缩调整,而降低经济增长和就业。
3、稳定币值与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币值稳定和汇率稳定,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但为了贸易平衡而对外贬值则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加剧。有时为拯救濒临破产的银行而增发货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金融的稳定,国际收支失衡,如贸易赤字和资本大量外流,将导致货币危机;金融的稳定也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金融动荡将加剧资本外流,加剧国际收支失衡。
2、答: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之一,主要具有以下5方面的功能:(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2)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3)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5)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3、答:
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在这过程中有必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估计政策目标能不能实现,这就需要借助于中介目标的设置。事实上,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诸如稳定、增长这些货币政策目标。它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因此,中介指标就成了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调节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通常认为中介目标的选取要符合如下五个标准:
(一)可控性
可控性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通常要求中介指标与所能适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要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联系。
(二)可测性
其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取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二是有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三)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只要能达到中介指标,中央银行在实现成接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不会遇到障碍和困难。也就是说,要求中介指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要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联系。
(四)抗干扰性
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只有选取那些受干扰程度较低的中介指标,才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达到最终目标。
(五)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经济及金融环境不同,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不同,选择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也必然有区别。这是不言自明的。
根据以上五个条件,尤其是前三个条件所确定的中介指标一般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根据这些指标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的先后和作用于最终目标的过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期指标,即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强;但离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较远;另一类是远期指标,即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弱,但离政策目标较近。
七、论述题
- 答: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的,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影响。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以收缩或扩张信用,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优点在于: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但是,它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一,对经济的振动太大。由于整个银行存款规模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将会带来法定存款准备金量的巨大变动。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将对货币供给总量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带来经济的强烈振荡。其二,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为了减少这种冲击力,中央银行将被迫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急需流动性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经济的极大冲击力,因而中央银行使用时一般都比较慎重。
(二)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再贴现政策最大的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但它同样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1)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如果市场利率相对于再贴现率正在上升,则再贴现贷款将增加。这时即使中央银行并无紧缩意图,但为了控制再贴现贷款规模和调节基础货币的结构,它也会提高再贴现率以使其保持与市场利率变动的一致。但这可能被公众误认为是中央银行正在转向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信号。这时,告示效应带来的可能并非有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向的正确表示。更好的办法可能是直接向公众宣布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
(2)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这些波动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乃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较大波动。
(3)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不能强迫商业银行借款。相对于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的效果更难于控制,其再贴现率也不能经常反复变动,缺乏灵活性。
(三)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以下优点:
(1)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自己控制,而不像再贴现贷款规模不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
(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用较小的规模和步骤进行操作,以较为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3)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
(4)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现错误时,可立即逆向使用该工具,以纠正其错误。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则不能迅速地逆转。
(5)公开市场业务可迅速地操作。当中央银行决定要改变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时,只要向公开市场交易商发出购买或出售的指令,交易便可很快执行。
正是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着许多优点,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也有局限性:
(1)公开市场操作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2)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等都将制约公开市场业务的效果。
2、答:
货币政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固然与中央银行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作为政策传导体的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政策的配合程度等有关,但也往往受制于货币政策自身传导机制是否顺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问题。
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一)内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到着手制定政策再到实施政策,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段。
1.认识时滞
这是指从确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耗费的时间。
2.决策时滞
这是指制定政策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
(二)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这也是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当中央银行开始实施新政策后会有:金融部门对新政策的认识——金融部门对政策措施所作的反应——企业部门对金融形势变化的认识——企业部门的决策——新政策发生作用等过程,其中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外部时滞也可以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段。
1.操作时滞
这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
2.市场时滞
这是指从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
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外部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
3、答: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属于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工具,它们共同作用于一国的宏观经济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的要求。因此,尽管它们的实施和操作应当是相互独立的,但所产生的效应却是相互交叉的,并且存在着作用机制复合的可能性。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就寓于这两大政策的复合效应之中。
从逻辑上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4种配合模式:(1)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双紧”政策;(2)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双松”政策;(3)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紧财政、松货币”政策;(4)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即通常所说的“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其中“双紧”和“双松”政策,反映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目标侧重点保持一致;“一松一紧”的政策,反映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总体要求一致的前提下,政策目标侧重点不同。这4种配合模式,对于政策的作用方向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我们可以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合机制来讨论不同政策配合模式的效应问题:
(1)财政政策通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两条渠道,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投资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
(2)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变量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物价水平,而财政政策则要通过社会购买力和国民收入的共同作用,才对物价水平发生影响。国民收入的内生性,决定了财政政策对物价水平的作用是间接的、滞后的;
(3)“双紧”或“双松”政策的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一致的,各中介变量均能按两类政策的共同机制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发生作用。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的作用力度强,变量间的摩擦力小,一旦调整政策,很快能产生效应,并带有较强的惯性;
(4)“一松一紧”的政策,其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相反的,使变量间产生出相互抗衡的摩擦力。然而,由于投资支出这类共同变量的变动方向不明确。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两类政策往往只能分别对自身能够直接影响的变量产生效应,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功能损耗较大,作用力度较弱,但政策效应比较稳定,且不带有很大惯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