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步进教学-第五章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梅森和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诞生以后随着对产业研究的深入,产业组织理论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是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和鮑莫尔等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

一.芝加哥学派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代表人物是斯蒂格勒、布罗兹恩和德姆斯。
与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因果关系不同,芝加哥学派或认为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或强调市场绩效、市场行为?市场结构的逆向因果关系。
  哈佛学派认为进入壁垒限制了竞争,因而损害了资源配置效率。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问题的关键是看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
  美国经济学界公认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无论是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美国70年代末开始的放松管制的改革,都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可竞争性市场理论
  哈佛学派认为进入障碍高的市场,往往企业少、集中度高。为了有好的绩效,需要一个竞争者较多的市场结构。但鲍莫尔认为,不要有较多的企业,只要存在潜在的进入压力,即存在一个可竞争的市场结构就能有良好的市场绩效。
  鲍莫尔提出了沉没成本的概念,即进入市场又退出市场后不能收回的费用。
  根据鲍莫尔的理论,集中度只是一个次要的指标,关键是要看影响进入障碍的沉没成本的情况。
  该理论适用于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产业,但在制造业,符合可竞争市场的特点的产业较少。

三.其他相关理论
  除了上述芝加哥学派和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之外,还有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提出的系统交易费用理论,他分析并解释了产业组织中的企业垂直一体化、跨国公司行为、中间产品市场的非规范契约和寡头垄断行为等问题,对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也被视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