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胚层时期(第2周

第二周内的主要变化是胚泡逐渐地全部植入子宫内膜;内细胞群分化形成上、下胚层,滋养层初步分化形成早期绒毛膜。
(一)胚泡植入(第6~12天)
1. 植入:又称为着床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植入。
2. 植入部位:多位于子宫体前、后壁或子宫底内膜处。
3. 植入条件:
(1) 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
(2) 激素条件处于正常水平。
(3) 子宫腔畅通。
4. 植入过程:受精后第5-6天,极端滋养层细胞直接与子宫内膜上皮接触,并分泌蛋白酶溶解子宫上皮,使其出现缺口,胚泡由此缺口逐渐侵入子宫内膜功能层。该过程于受精后第11-12天完成,植入时所造成的子宫内膜缺口,由附近的上皮细胞增生修复。

点击看大图18_3 植入过程

5. 胚泡植入后的滋养层细胞的分化:
合体滋养层:迅速分裂增殖,由单层变为复层,表层细胞互相融合,细胞间界限消失,为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内层细胞保持明显的界限,为细胞滋养层。细胞滋养层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加入合体滋养层。
滋养层陷窝:合体滋养层内出现一些小的腔隙,称滋养层陷窝,内含来自子宫内膜的母体血,滋养层可直接从母体血液中吸取营养供给胚胎发育所需,并进行物质交换。

6.蜕膜:
(1)定义:胚泡植入后的子宫内膜功能层为蜕膜。
(2)蜕膜的结构:蜕膜内有许多椭圆形或多边形的细胞,称蜕膜细胞,它来自固有层中的基质细胞,成群分布于蜕膜中。细胞核呈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内含大量的糖原和脂滴。
(3) 蜕膜的功能:蜕膜细胞具有供给胚泡营养和保护子宫内膜免受滋养层过度侵蚀的功能。
(4) 蜕膜的分类:将蜕膜分为三部分:
① 底蜕膜为胚泡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蜕膜,它将随着胚胎的发育而不断扩大、增厚,参与胎盘的形成;
② 包蜕膜为覆盖在胚泡表面的蜕膜;
③ 壁蜕膜为除去底蜕膜与包蜕膜以外的蜕膜,它与胚泡没有直接的联系,壁蜕膜与包蜕膜之间为子宫腔。

点击看大图18_4 蜕膜

(5)异常的植入:
① 宫外孕:
定义:胚泡在子宫以外的部位植入称宫外孕。
发生部位:卵巢、输卵管、腹膜腔及肠系膜等处,其中以输卵管壶腹部和峡部为多见。宫外孕产生的原因:可能由于内分泌失调或输卵管异常所致。

点击看大图18_5 宫外孕

② 前置胎盘:若胚泡植入部位靠近子宫颈,将形成前置胎盘。

点击看大图18_6 前置胎盘

后果:由于胎盘在子宫颈部生长,在妊娠晚期易发生胎盘早剥而导致大出血;由于胎盘阻塞产道,分娩时将造成难产。

(二)二胚层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第2周时,内细胞群的细胞逐渐形成圆盘状的胚盘,由两个胚层组成,又称二胚层胚盘。在此期内还将形成卵黄囊、羊膜腔及胚外中胚层。
第2周初,内细胞群朝向胚泡腔的细胞形成一层整齐的立方形细胞,称下胚层,又称初级内胚层;在下胚层形成的同时,下胚层细胞的上方出现一层柱状细胞称上胚层,又称初级外胚层,上下两个胚层之间有基膜相隔,上下胚层形成一盘状结构称二胚层胚盘。与此同时,在细胞滋养层内面形成由一层扁平细胞构成的膜,称胚外体腔膜,并占据胚泡腔,该膜与下胚层相连接,共同形成一个大的囊,称初级卵黄囊。
第2周末,下胚层周缘细胞沿胚外体腔膜向下生长,形成一个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的囊,此囊称为次级卵黄囊。由胚外体腔膜构成的初级卵黄囊则逐渐退化上、下胚层形成的同时,上胚层细胞之间出现了一个小腔,随着小腔不断扩大,一层上胚层细胞被推向细胞滋养层,形成贴在细胞滋养层内面的羊膜,形成羊膜的细胞为成羊膜细胞。羊膜的周缘与上胚层相连。上胚层与羊膜之间的腔隙,称羊膜腔,腔内的液体为羊水,羊膜包绕羊膜腔形成羊膜囊,在卵黄囊及羊膜腔形成的同时,胚泡腔内出现一些疏松排列的星状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分布于羊膜、卵黄囊与细胞滋养层之间,称胚外中胚层。第2周末(约第12天),在胚外中胚层内也出现了一些小的腔隙,并逐渐融合成一个大腔,称胚外体腔。胚外体腔的出现,将胚外中胚层分成两部分:衬在滋养层内面和羊膜外面的一层称为胚外体壁中胚层;覆盖在卵黄囊外面的一层称为胚外脏壁中胚层。随着胚外体腔的扩大,仅有少部分胚外中胚层连于胚盘尾端与滋养层之间,这部分胚外中胚层称体蒂。

点击看大图18_7二胚层形成

上一章】【下一章】【上一节】【下一节】 选择小节 【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