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地基承载力理论

9.1 概述
 
    地基变形指竖向变形(地基沉降)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基横向变形。
    地基稳定是指在环境条件及力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原来的存在状态,否则就称为失稳。岩土界把地基的强度(抗剪强度)破坏称为失稳。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
    因地基问题引起建筑物破坏有两种可能(1)荷载作用使基础变形过大或不均匀沉降;(2)建筑物的荷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地基产生剪切破坏。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载荷试验法或其它原位测试法、理论公式法。
    临塑荷载(pcr):当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基土中将要出现而尚未出现塑性变形区时,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临界荷载(p1/3 或p1/4 ):当地基土中的塑性变形区发展到某一阶段,即塑性区达到某一深度,通常为相当于基础宽度的1/3或1/4时,地基土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极限荷载(pu):当地基土中的塑性变形区充分发展并形成连续贯通的滑动面时,地基土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现场载荷试验:确定荷载影响范围内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最基本方法。
    试验应进行到极限破坏阶段,达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1.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2.总沉降量超过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1/2;
    3.最大荷载达到设计荷载的二倍或超过比例界限荷载至少三级荷载。

    a点的荷载为临塑荷载pcr,b点的荷载即为极限荷载pu,临界荷载则为塑性变形阶段ab段中某一点相对应的荷载,如前所述的p1/3或p1/4。

| 9.1 | 9.2 | 9.3 | 9.4 | 9.5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dec.jlu.edu.cn , Jili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