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十一章--第二节--民法的适用与解释
 
 
  能适用。如果特别法与普通法所规定的法律效果并不排斥,则可两者同时适用。
 
2、强行法优于任意法原则。法律规范均有强制性,但根据其强制性的强弱不同,可分为强
  行法与任意法。强行法是指排除当事人的意思自由而必须加以适用的法律规范。任意法则是指在
  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其是否适用的法律规范。
 
3、例外规定排除一般规定原则。无论是普通法还是特别法,往往既有一般性规定,也有例
  外性规定。一般规定是指在一般情况下适用的法律规范;例外规定是指在特别情况下例外适用的
  法律规范。例外规定在立法中多体现为但书或除外之规定。
 
(三)法律适用的逻辑。法律的适用离不开逻辑推理,任何一个逻辑推理都是由某一个或几
  个命题作为前提和某一命题作为结论所构成的,它是由一个命题或几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过
  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由法官独立审判案件”正是将待决案件事实置之于法
  律规范构成要件之下,以获得特定判决的一种逻辑思维过程。这个演绎推理过程是三段论的典型
  格。由于在审判工作中大量使用三段论推理的典型格,因此这种格式就被称为审判格。
   
  认定案件事实:判断真伪、法律评价——寻找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推论与裁判
  大前提(法律规定):未经他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的,应当停止使用,赔偿肖像
  权人损失(《民法通则》第100条和第120条的整合)
  小前提(案件法律事实):本案被告未经原告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了原告的肖像
  结论:(案件事实应当产生某种法律效果的判断)因此,本案被告应当停止使用原告的肖像,并
  赔偿原告的损失
   
 
一个民事案件的正确处理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案件事实清楚,二是适用法律得当。案件
  事实不清或适用法律不当,都不可能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是一个先认定
  案件法律事实,后适用民法规范进行裁判的过程。在这里,通过法庭调查、辩论等形式查清案件
  争议事项,认定案件法律事实,是适用民法规范作出裁判的前提条件,而判决则不过是以被选择
  适用的民法规范为大前提,以认定的案件法律事实为小前提进行逻辑推论的结果。由此可见,民
  法适用的一般作业程序是:先认定案件法律事实,然后选择适用的法律.最后以被选择适用的民
  法规范为大前提,以认定的案件法律事实为小前提进行逻辑推论,作出裁判。
  (四)法律适用的方法
    民法适用的方法有二:一曰历史检讨方法,二曰请求权检讨方法。
 
1、所谓历史检讨方法,是指以案件事实发生的先后,依次研究其法律关系,在明确各法律
  关系的关联性及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基础上,适用有关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处理的方法。这一方法
  最适用于遗产转继承案件、死者留有多份遗嘱的遗嘱继承案件。其它案件,如一案中存在先后发
  生的多个法律事实及法律关系时,也有其适用。
 
2、请求权检讨方法。所谓请求权检讨方法,是指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出发,以案件事实为
  根据,检讨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具有法律依据即请求权基础,从而依法支持或驳回当事人诉讼
  请求的民法适用方法。
  二、民法的解释
 
(一)民法解释的概念与法律特征:民法解释,是指由特定的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根据
  立法的精神、法律规范的条文及附随情况等对民事法律规范所作的说明和阐释。民法的解释具有
 
2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DEC , Jili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