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1 /2 /3   下一页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一、国际储备概述
  (
一 ) 国际储备的概念
  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必须具有流动性。比如,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外汇率涨落过度时,该国货币当局就可以动用国际储备,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本国货币的稳定。
  关于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有如下定义:
  一国政府和中央银行所持有的黄金、外汇和特别提款权总额再加上该国在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
  在许多经济文献中,经常出现国际清偿能力的概念。其内涵要广于国际储备。就一个国家而言,国际清偿能力除包括该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储备之外,还包括该国向国外借款的能力。国际储备只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能力则是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和潜在的对外清偿能力的总和。
  ( 二 ) 国际储备的构成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一国的国际储备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黄金储备。这是会员国政府持有的储备黄金。在金本位制下,黄金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形式。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黄金仍是货币汇率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形式。《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虽已明确提出“黄金非货币化”,但由于黄金具有价值实体,因此,至今仍是各国国际储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外汇储备。这是会员国政府持有的或能控制的国外可兑换货币的存款和其他流动金融资产。
  3. 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这也被称为普通提款权,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向基金组织认缴份额中的外汇部分;基金组织为支付其他会员国的借款而使用的会员国货币的净额;基金组织从会员国的借款。
  4. 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尚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 (SDR) 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资产使用的权利,可以用于会员国之间和会员国同基金组织之间的支付,所以也是国际储备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70 年初创设的国际储备,既安全又能灵活兑现,与黄金、外汇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由于目前各国还不能随意购入,特别提款权受到了很大限制,因而还不能成为目前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 三 ) 国际储备的来源
  1. 经常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顺差是一国国际储备的最主要的来源。在经常项目支出大致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商品出口越兴旺,无形贸易越发达,侨民汇款等私人转移收入和外国援助与捐款等政府转移收入越多,它的国际储备越充足。
  2. 中央银行在国内收购黄金。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的一部分。一国中央银行增加黄金储备可以从国内市场购入,也可以从国际市场购入,两者都增加其黄金持有量。
  3. 中央银行实施外汇干预政策时购进的可兑换货币。在本币受到升值压力情况下,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抛售本币,购进外汇,以稳定汇率。于是购进的可兑换货币便成为该国国际储备的一部分。
  4. 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对外借款净额。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运用其自身的信誉及经济实力,以国际信贷方式吸收的外汇资金。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无偿分配给会员国的记账单位,作为补充会员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一个额外资金来源。由于特别提款权分配总额占世界储备资产总额的比重过低,而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额不平衡,因此,它不可能成为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
  ( 四 ) 国际储备的作用
  1. 调节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的首要功能,在于它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发挥着缓冲器的作用。具体地讲,当该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时,就将这些顺差额充作本国的储备资产。而当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 . 差时,就可以动用国际储备来弥补这个缺口。这种缓冲作用可以减弱紧急调整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剧烈波动的程度和代价。
  2. 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国际储备的盈余或亏空,反映着一国的国际支付能力,直接决定着该国货币的信誉,即其币值的坚挺或疲软,从而影响到本币的汇率。同时,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可以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率的能力。政府还可以通过调节储备资产的构成,来避免和防止国际游资对本国货币的冲击。
  3. 信用保证。国际储备可以作为国家对外借款的信用保证。在国际上,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状况是国际银行贷款时评估国家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一国的国际储备比较充足时,对外借款就比较容易;反之,则较困难。
  4. 增强国际竞争力。一般来讲,一国货币的高估或低估都能为该国取得国际竞争的某种优势或利益,或是能够使同一货币量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或劳务;或是可以增强本国的出口竞争能力。而要通过货币的高估或低估获取国际竞争的利益,就必须要求一国政府持有相当充足的国际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