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国际经济学
首页 课程简介 步近教学 电子教案 视频点播 考试样卷 网上资源
第十五章 汇率决定>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
 
本章重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PPP)理论,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1922年提出。购买力平价说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因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的购买力决定,因此货币的购买力之比代表其价值之比。一国货币购买力是通过物价水平表现的,所以绝对购买力平价可用两国物价水平表示。

公式:

S=Pt/P*t

这一公式暗含着一价定律

二、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一段时间内,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

设S。为直接标价法下的基期汇率,它符合绝对购买力平价,即

设St为t时点汇率,则按照绝对购买力平价,应有St=Pt/P﹡t,设本国0至t时点通货膨胀率为ht,外国同期通货膨胀率为h﹡t,则有:

这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公式。

根据该公式可以得到:

若外国通货膨胀率很低,则上式可简化为:

这就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的简化公式,它意味着汇率的变动率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三、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验证

实际汇率:

验证的结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短期内是失效的

(2)购买力平价在长期内是比较合适的

(3)在通货膨胀高涨时期,购买力平价的有效性较为显著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http://dec.j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