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搭便车

看图,每个囚徒都有两种战略:坦白或抵赖。每一格的两个数字代表对应战略组合下两个囚徒的支付。其中第一个数字是第一个囚徒的支付,第二个数字为第二个囚徒的支付。

这里,纳什均衡为(坦白,坦白):即给定 B 坦白的情况下, A 的最优战略是坦白;同样,在给定 A 坦白的情况下, B 的最优战略也是坦白。事实上,这里(坦白,坦白)不仅是纳什均衡,而且,也是一个占优战略 (dominant strategy) 均衡,就是说,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都是坦白。比如说,如果 B 不坦白, A 坦白的话,将被放出来,不坦白的话将被判 1 年,所以坦白比不坦白的好: 如果 B 坦白, A 坦白的话,将被判 8 年,不坦白的话,将被判 10 年,所以,坦白还是比不坦白的好。 这样,坦白就是 A 的占优战略; 同样,坦白也是 B 的占优战略。结果是,每个人都选择坦白,各判刑 8 年。

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即个人理性的结果不一定导致集体的理性或集体的最优。 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显然比都坦白,各判刑 8 年好。但由于这种 帕累托改进 不能满足个人理性要求,不是纳什均衡,所以,很难实现。 换个角度讲,即使两个人在被抓之前,建立了一个攻守同盟,死不坦白,但这个攻守同盟也不可靠,没有人有积极性遵守它。

           
您现在位于:第三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