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民法的法源 |
|
一、民法法源概述 |
|
民法的法源,指实质民法范畴种种法律规范,源于哪类法律形式,或者说存在于哪些法律形 |
|
式。 |
|
总的来说,民法的法源不外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两大类。无论哪种法源的民法法律规范,不仅 |
|
是民事主体、民事活动、民事关系应当遵循的准则,而更是行使司法审判权的法院,裁判案件必 |
|
须遵从的准则和适用法律的法条根据。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法的各种法源,了解它们的法律 |
|
效力,对于准确适用民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民法法源包括: |
|
1、成文法方面有 |
|
(1)民法法典,即形式民法,它包括了民法绝大部分基准性法律。 |
|
(2)民事特别法,即民法典之外的各种民事、商事特别法,如收养法、法人登记规则、合 |
|
作社法、土地法、矿业法、渔业法以及有关的法令。 |
|
2、不成文法方面有 |
|
(1)习惯民法,指社会公认并经国家权力承认而具法律效力的一贯通行的民事社会生活规 |
|
范。如各民族的不违背社会公德的善良习惯。 |
|
(2)判例民法,指法院具体案件判决中所包含的得适用于类似事项的符合法律原则的合理 |
|
性准则。 |
|
(3)法理,即法律的客观原则,指决定法律原理的那些根本准则。 |
|
二、我国民法的法源 |
|
我国民法的法源主要有: |
|
(一) 宪法 (二) 民事法律 (三) 行政法规 (四) 区域性法规 (五) 有权解释 |
|
(六) 习惯 (七)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