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 | 步进教学 | 电子教案 | 视频点播 | 考试样卷 | 网上资源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一)西方护理工作的传入(1840-1919年)
    我国近代护理事业兴起是在鸦片战争的前后随着西方列强各国军队和基督教的传入,建教堂办医院将医疗和护理带入我国护理才逐步发展起来的。1835年—帕克(美国)在广州建立 眼科医院培训男护士。1854年曾在南丁格尔式护校受过教育的美国护士麦克奇妮在上海妇孺医院开展护理 工作并开设护士培训班。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成立第一所护士学士校。1907年—革命先驱秋瑾在上海创刊《中国女报》上连载译文 《看护学教程》提倡妇女投身救死扶伤的护理工作。1909年—在江西牯岭中国护理会成立。1920年—中国第一所本科水平护校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建立。1934年— 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1936年 卫生部开始管理护士注册事宜。
(二)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1937—1949年)
  1、解放区:1937年卢沟桥“7·7”事变全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军,历经八年。在解放区奔赴延安的爱国人士中也有象南丁格尔一样的护理人员如沈元辉、陈坤惕 等。国际友人:加拿大护士琼·尤恩。印度医生柯棣华十分重视护理工作,亲自为卫校讲课介绍南丁格尔事迹。
  2、国民党统治区: (抗战后方)
    日军占领了中国许多 护校被关闭或迁移后方继续培养护理人才,北京协和医学院护校部分教师在聂校长的带领下,冒着生命的危险在华西医科大学重又招生,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迁回北京。原协和护校毕业的学生 徐蔼诸—1940年利用美国援华会的捐助创办三所护校 ,补助五所护校。周美玉—1938年任抗日救国救护总队负责人, 在军队中设法改善伤病卫生营养状况,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功绩卓著,被授予少将军衔。
  3. 在沦陷区(日军侵占地区)
    中华护士总干事田粹 ——机智勇敢与日军周旋,完整的保护了中华护士总会在南京的会所,继续坚持护士会考,发证等工作,保持教育质量。
  4.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中有许多英勇献身抢救伤员的英雄模范护士被誉为中国的南丁格尔,英雄模范护士如李兰丁、蔣南屏、赵英熙、李桂英。回顾历史,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至1949全国仅有180多所护士学校,
(三)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护里专业因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客观的需求,迅速得到发展。主要有八个方面:1、护理教育方面2、临床实践方面 3、加强领导,健全管理制度4、护理科研方面 5、建立了晋升考试制度6、建立了全国护士职业考试及职业注册制度7、加强了国内外学术交流8、出版护理书刊及科普读物
  1、护理教育:
    1950年——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护理教育步入国家正规中级专业教育;1952年——取消高护,导致护理教师管理科研人员青黄不接,阻碍护理专业发展;1966 年—1976年 十年动乱,护理教育停滞; 1983 年—恢复高等教育,天津医学院招收首届本科护理生;1987 年—北京市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992 年—北京医科大学招收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7 年—卫生部继续教育委员会护理组成立; 中华护理学会制定了护理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及学分授予办法。目前我国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护理学历教育,护理教育日臻完美:全国护校500多所;医学院校招收护理大专生100多所;本科生40多所;硕士生点10多所。至2002年全国已培养出硕士毕业生84名。

上一页 下一页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