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案例分析/夏、商、周三代“量入为出,多有结余”的财政原则
 
 
 
夏商周三代"量入为出,多有结余"的财政原则
    夏、商、周,史称“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包括夏、商、西周,东周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时期)。夏、商、周三代,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土地的产出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国家财政状况几乎完全以来并取决于农业生产状况。在当时,生产工具简陋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为底下,季节转换、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都对农业 的丰歉有严重影响。因此,三代时期的国家财政分配只能在可能取得的收入的基础上来安排支出, 即根据收入的数量来确定支出的规模,达到以收抵支、收支平衡的目的,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的财政原则。但是,“三代”的财政收支平衡,又不是简单的平衡,而是要求“多有结余”。其原因在于早期农业社会对自然灾害缺乏抵御能力,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不可能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没有足够的结余,势必造成社会经济危机。在周代,财政遵循“多有结余”原则,即“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按“耕三余一”的原则来确定财政支出总额。“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由此可见,三代时期“量入为出,多有结余”这一财政原则的重要地位。同时,周代还有专项储备,以待急用,即“凡邦国之贡,以待吊用;凡万民之贡,以充府库”。其目的是保证国用的的充足和社会生活的安定。
参考资料:黄天华编著,《中国财政史纲》,上还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国三代时期在财政上强调“量入为出,多有结余”原则,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其基本内涵不仅重视“量入为出”,而且强调“多有结余”。这种理财思想,是与当时国民经济对农业的依赖,以及农业对自然的依赖相一致的。事实上,在长期落后的农耕社会,“以丰补歉,多有结余”一直是国家必须遵循的治国理财之策。这与亚当.斯密时期所提倡的“量入为出”思想,以及现代社会的“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财政思想均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从不同时期“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分析,它们又又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无不强调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限制,这对财政分配与社会经济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