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目前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一些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1)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的传导机制还制约着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货币政策框架和传导机制的建立还有相当一个过程,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操作工具和传导机制的确立及有机组合尚处于探索之中,从而制约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应有的作用。
(2)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公开市场业务效用的发挥。从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短期利率是公开市场业务最为理想的操作目标。但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大部分债券发行利率都实行管制利率,利率缺乏一定的弹性,从而决定了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缺乏清晰的、科学的操作目标,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实际效用。
(3)我国货币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公开市场业务通过货币市场的传导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货币市场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础。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货币市场建设步伐,初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货币市场,为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我国货币市场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过于单一、交易工具简单、缺乏市场中介组织等问题,致使市场交易不活跃,传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无论在时效方面还是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不能适应要求。
(4)目前的债券结算系统和资金支付体系,以及债券交易清算方式不能满足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的需要。统一、高效的债券结算系统和资金支付体系是发展债券场外交易市场的必备条件。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对一级交易商的债券操作,影响市场的资金活动和债券价格,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没有统一、安全、高效、快捷的债券托管和资金支付体系的保证,不仅会给公开市场业务的债券交易带来不便,使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不能及时到位,也使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预测和管理资金头寸,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和化解支付风险。另外,我国现行资金支付体系相对落后,而且债券结算系统与之又未实行联网,公开市场业务和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实行的还是单纯债券交割方式(即债券的交割统一由中央结算公司办理,而资金清算则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进行),造成债券交易的债券交割和资金清算不能同步进行,既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又制约了一些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的发展,不能适应公开市场业务和银行间市场的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