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中的 M` 和 N` 点。显然,当 B 消费了所有生产可能性曲线决定的私人产品 X 时, A 可以消费的私人产品就只能是零了,而公共产品却具有消费者同时等量享用的特点。类似地,对于 PP 曲线上位于 M , N 点之间的任何一个 B 的消费组合点,根据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消费性质,都可以获得与之相对应的消费者 A 的各种可能的消费组合,并形成图( b )中所示的消费组合曲线 TT 。
这样,就解决了对于不同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产出组合水平,消费者 A 和消费者 B 的对这些产品的分配问题。然而,问题还没结束,我们还需要得出这些分配组合中能使 A 和 B 同时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最佳配置方案。
在 E 点所确定的产出水平,已经假定消费者 B 的效用最大化消费组合表现在无差异曲线 B 2 B 2 上,此时消费者 A 的消费可能性曲线可确定地表示为图 b 所示的 TT 曲线,对于 A 消费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一组无差异曲线 A 1 A 1 , A 2 A 2 ,仅当其中的一条(如 A 1 A 1 )与 TT 相切时,在切点 L ,消费者 A 达到了消费效用的最大化。这时, A 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消费组合( G , X A )唯一地落在其消费可能性曲线上,同时,又无法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从而实现了最大化的消费效用。这时,消费者 B 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消费组合由 K 点确定,他分别消费数量为 G 的公共产品和数量为 X B 的私人产品,并已达到了效用最大化水平,且不受 A 的影响。因此,在这个产品分配组合下,实现了整个社会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消费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同时,由于 TT 曲线是由 PP 曲线和 B 2 B 2 曲线纵向相减得出的,且 PP 曲线和 B 2 B 2 曲线都是连续可微的,因此,在任何一点上, TT 曲线的斜率都等于 PP 曲线的斜率和 B 2 B2 曲线的的斜率之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