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投票人行为与投票动机的解释——唐斯的“理性无知”模型
既是利己主义者,投票人就要在慎重权衡损益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参与政治活动,是否投票。 与此同时,他又缺乏有关候选人的详细信息(如候选人的个人情况,他当选后能否采取有利于投票人的政策等等)。因此,投票人被唐斯描述成“理性无知”。
唐斯观点:其一,对于投票人来说,投谁的票,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候选人的信息;至于是否收集信息,是否投票,那就取决于预期从这些活动中能获取的收益和付出的代价。 假如收益大于成本,那就收集信息,去投票,反之,就不参加这类政治活动。
其中,付出的代价包括收集信息,投票所耗费的时间,精力。
预期收益主要指自己最支持的政党或候选人与其他的政党或候选人,带给自己的净收益上的差别。此外还包括参与政治活动时附带的好处。
其二,预期收益的计算要考虑到自己的选票,是否能一票定结果,要考虑到自己的一票能起决定作用的概率有多大。
但在实际中,投票人的一票,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概率是极低的,在选民多的情况下,这种概率就几乎为零了 。 因此,收集信息,出门投票的预期收益也是极低的,远远低于所付出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