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窒息性气体 (1)
(2) (3)
一、窒息性气体的分类
依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两大类:
1.单纯窒息性气体 其本身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但由于它们的存在可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引起肺内氧分压下降,随后动脉血氧分压也降低,导致机体缺氧窒息。例如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
2.化学窒息性气体 指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常见的有一氧化碳、氰化物和硫化氢等。
二、窒息性气体的毒作用特点
1.所有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作用都是引起集体缺氧;
2.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轻度缺氧即可出现智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定向能力障碍等表现。较重时可有烦躁、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嗜睡、甚至昏迷。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脑水肿。因此,在治疗时,除及时给予有效的解毒剂外,应重视脑缺氧的治疗和脑水肿的预防和处理。
3.不同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中毒机制各异,治疗时必须针对性地选用有效的解毒剂。
三、氰化氢
1.理化特性
氰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苦杏仁味,蒸气比重0.94,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其水溶液为氢氰酸。氰化氢在空气中可燃烧,含量达5.6%~12.8%时具有爆炸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