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ant Education College of JiLin Univercity
第六节 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
在测量工作中,虽然观测量的真值不容易得到,但有时由若干个观测量(如长度、角度和高差等)所构成的函数,其真值是知道的,于是这些观测值函数的真误差可以求得。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真误差来计算中误差。
下面介绍两个在测量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的公式。
一、由三角形闭合差求测角中误差--菲列罗公式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真值为180°。设等精度观测了三角网中各三角形的各个内角 、 、 ,求得每个三角形的闭合差ωi,即
(44)
可见,闭合差 是三角形内角和的真误差。于是,按中误差定义,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式中[ωω]为三角形闭合差的平方和,n为三角形个数。
∵
设测角中误差为mβ,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式为线性关系。从而,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于是,得测角中误差为
(45)
式(45)就是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公式,由德国测量学家菲列罗所创,所以称为“菲列罗公式”。在三角测量中,常用它来初步评定测量的精度。
二、用同精度双次观测列差值求观测值中误差
在测量工作中,对一些量观测两次(如距离测量时进行往测与返测),这种观测称为双次观测。对一个未知量进行的两次观测,称为一个观测对。多个双次观测值称为双次观测列。
对同一个量两次观测值的差,设为 ,则有
显然,双次观测值之差的真值为零, 就是差值的真误差。根据中误差定义,差值的中误差为
式中,n为双次观测的个数。上式是计算双次观测差值的中误差公式,
∵
∴ (46)此式为单个观测值的中误差。
观测量的最或然值是两次观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
根据中误差传播定律,平均值的中误差应为
(47)
(三)本章重点:
识记:偶然误差的统计特性
若我们按照上述方法再做一些测量实验,其测量结果仍会显示出类似的规律。通过大量测量实验统计结果,特别是当观测次数很多时,可总结出偶然误差的如下特性:
(1)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出一定限值(有界性)。
(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要多(或称概率大,密集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对称性)。
(4)当观测次数n无限增加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数学期望)趋近于零。
领会:相对误差:在进行精度评定时,有时仅利用绝对误差还不能反映测量的精度。因为有些量,如长度,用绝对误差不能全面反映观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