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公共支出的效益分析

分析

第一,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

    详尽地计算每一项目的直接成本和效益,适当地计算其社会成本和效益。至于哪些社会成本和效益应当计算,在各个项目之间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这种标准也是可以调整的。防洪工程的效益和成本的计算如表中的 B,C栏所列。

第二,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的比率。

    通常使用的是两种比率:其一,B/C(即效益/成本)比率。其值的最低限是1,凡低于l的项目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其二,(B—c)/c[即(效益一成本)/成本]比率。其值的最低限应是O,凡是低于0即负值的项目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本例子效益和成本比率的计算如表中的B/C和(B—C)/C栏所列。

第三,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

    计算出效益和成本的比率之后,就可以据此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无论B/C比率还是(B—C)/C比率,都是值越大越好,因而优劣次序的确定可以按照数值的大小进行。在本例中,项目“D”最优,“A”次之,……“C”最劣(见表次序栏)。

第四,进行各个项目或方案的选择和决策。

    选择和决策,要以上列次序作为一种根据,并结合限制条件而决策。

    从本例来看,如果是七个不同的项目,如何选择就要看公共支出总额是既定的,还是可变的。如果公共支出总额既定,即不超过7亿美元,就是一个限制条件。在此条件下,就应选定项目D,A,E,B。因为这四个项目的成本之和刚好是7亿美元,效益之和为11·7亿美元,效益和成本之差(∑B-∑C)为47亿美元。
       
您现在位于:第五章<<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