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府进行公共收费的原因
1.由于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人人都可以进行消费而不必直接承担相应的成本,这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过度,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由于“搭便车”的人过多,在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拥挤点”)后出现“拥挤”现象,从而使公共产品的供给显得相对不足。为了弥补公共产品的成本和减少供给中的“拥挤”现象,就有必要采取收费的形式促进某些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如对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收取通行费就属于这种情况。
2.对某些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进行修正。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微观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活动可能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从而带来负外部性。为了矫正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距,规范私人行为,减少其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就有必要采取惩罚性收费的
形式予以纠正。如对污染企业收取的污染治理费就属于这一情况。
3.促进国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促进一些公共资源,如矿山、森林、土地等的有效利用,政府向这些资源的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此约束使用者的行为,以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4.弥补政府财力支出的不足。在中国费大于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为了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只好用收费来弥补财力的缺口。从国际比较来看,费收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比重都不大;但随着政府层级的降低,费收所占的比重都不断上升。如在美国,费收和财产税收入成为学区本级公共收入的两大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