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知识的法律人才为主。近年来出现的考研热,法学专业尤以民法学为突出,即是很好的例证。 |
|
由于民法学的概念、规则、制度等,是法学家们通过长期对诸多复杂的法律现象进行抽象逻 |
|
辑思考后归纳整理出来的,都非常抽象。对于抽象的民法学理论,单纯的死记硬背是无济于事 |
|
的,是不可能背下来的,即使背下来了,能说出其中所涉及概念的定义、法律特征、构成要件,可 |
|
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依旧茫然不知所措。怎么样将所学习到的民法学理论真正与法律实践 |
|
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不是成为“两张皮”?我认为最好的一种方法就是“案例学习法”。因为凭 |
|
借案例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法律概念,最能训练、测试一个人的思考方法及能力。 |
|
怎样将所学到的民法理论真正与法律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案例分析呢?一个案子拿到 |
|
手,首先要分析这里面涉及到哪些法律关系。有些案子可能比较简单,就只有一重民事法律关 |
|
系,有些比较复杂,会涉及到多重民事法律关系,甚至既包括民事法律关系,也包括行政法律关 |
|
系或刑事法律关系。即便是单纯的民事法律关系,对其中所包含的三个构成要素,相应的民法概 |
|
念、民法规则与民法制度的内涵、外延、法律特征、构成要件等等,也必须非常清楚,不能有半 |
|
点含糊。在法律关系分析清楚后,还要知道我国现行民事法律有哪些相应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 |
|
能够运用到本案。这一切条件准备充分后,下面进行的就是一个将抽象的法律条文、法学理论与 |
|
实际案情融会贯通的工作,即针对具体的案例,解释、适用民法规定,然后得出对案例的处理(判 |
|
决)意见。 |
|
(三)打好基础,选好书籍,学会阅读,力戒死记硬背 |
|
民法学必须在开始阶段就要把基本概念弄清楚,打好基础。那么最初应该怎么样去打基础 |
|
呢?开始学的时候绝对不能把学习面搞得太广了,不要去追求读书的数量,先还是应少一点、精 |
|
一点。另一方面民法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学习时还须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先学好民法学总论 |
|
部分内容,再顺序学习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债权、亲属、继承。民法学总论部分,不仅是 |
|
整个民法学的基础,而且是整个现代法制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再学习其他部分就比较容 |
|
易。当学习其他部分时,也应当遵循同样的规律,先着重学好该部分的基础知识,例如学习债权 |
|
部分,应先着重掌握债权总论部分,然后再学习各种合同。当然在学习各论时还要与总论的一般 |
|
原理一般规则交相印证,以加深对民法理论的理解,掌握民法的精神。学习民法学,书籍的选择 |
|
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开始应选择一本或者两本持传统观点的简明的民法学教科书好好的研 |
|
究,待脑子里有了民法学的全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然后再去看别的书。等到基础需要的时 |
|
候,再扩大一些基础。通过学习在通盘初步了解民法学的体系结构及基本概念后再以案例作为出 |
|
发点,研读各家教科书、专题研究、论文及判例评释等。其实书有的是需要全部读的,但大多数 |
|
书是不需要全部读的,有的只要把里面的有关章节读一读,或者为了某个问题去读一读。同理, |
|
杂志上的文章也是如此,不一定要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我们可以翻一翻。 |
|
学习民法学首先强调记忆。但民法学概念有专门含义,相互间有其逻辑关系,因此不能凭死 |
|
记硬背,在记忆的同时应强调对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初学者,一定沿着重记忆和理解这两个环 |
|
节,边阅读、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的前提下增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
|
最后,着重说明,由于民法学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学习它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舍得费气 |
|
力,下功夫,勤于思考,勇于攀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