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汞 (1)
(2) (3)
肌肉震颤早期见于眼睑、舌、手指,一般为非对称性的无节律的细微震颤,逐渐发展成为粗大的意向性震颤;
口腔炎是常见症状之一,常见流涎增多,牙龈酸痛,口腔粘膜、舌肿胀及溃疡,牙龈红肿、压痛、溢脓、易出血,有时沿齿龈可见到硫化汞暗兰色色素沉着,称为“汞线”。
五、诊断
急性中毒诊断一般不困难,尿汞往往增高。慢性中毒诊断主要依靠接触史、症状和体征以及尿汞和驱汞试验等。目前规定尿汞正常上限值为250nmol/L(0.05mg/L)(双硫腙法)、100nmol/L(0.02mg/L)(冷原子吸收法)。我国现行诊断慢性汞中毒的标准,规定除需要有明确的汞接触史外,诊断分级如下:
1.汞吸收 尿汞超过正常,无明显中毒症状
2.急性汞中毒 有明显的口腔炎、情绪易激动、手指震颤等。可出现汞中毒性皮炎、发热、肾脏与肝脏损害,尿汞增高。
3.慢性汞中毒
(1)轻度中毒;有类神经症和轻度易兴奋症表现,可伴有轻微震颤、口腔炎、尿汞增高。
(2)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尚有精神性格改变,震颤加剧,牙龈萎缩,牙松动,尿汞增高。
(3)重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汞中毒性脑病或中毒性肾病,精神性格改显著,四肢共济失调,尿汞增高或正常。
七、预防
主要采取下列预防措施:改革工艺,自动化、密闭化作业;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汞;加强通风排气降低车间汞蒸气浓度,对排出的含汞废气,应用碘化或氯化活性炭吸附净化后排放;也可用1g/m3碘加酒精点燃熏蒸,使生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然后用水冲洗,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和健康监护,重视职业禁忌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