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苯 (1)
(2) (3)
④排出:酚类代谢产物可与硫酸盐和葡萄糖醛酸结合随尿排出。尿中还有两种开环的苯代谢产物、硫基尿酸和DNA加合物。
2.毒作用机制
①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
②氢醌与纺锤丝共价件结合,抑制细胞增殖;
③DNA损伤;
④癌基因的激活。
四、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苯和尿酚增高。
2.慢性中毒:
①神经系统:多数患者表现为类神经症,有的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个别病例有肢端麻木和痛觉减退表现。
②造血系统:血象改变主要为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是持续性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升高。白细胞内有许多毒性颗粒、空泡。有较多的破碎细胞等;中度中毒者可见红细胞计数偏低或减少;重度中毒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网织细胞都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骨髓象主要表现为a不同程度的生成降低,前期细胞明显减少;b形态异常;c分叶中性粒细胞增加。
③其它:经常接触苯,皮肤可脱脂,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脱脂性皮炎;苯还可以影响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此外,职业性苯接触工人染色体的畸变率可明显增高。
五、诊断
1.急性中毒: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结合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