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共支出分析

2.A.皮科克和J.怀斯曼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

皮科克 (Peacock)和怀斯曼(Wiseman) 1961年《联合王国公共支出的增长》(《The Growth 0f public Expenditure in the United Kingdom》

假定: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们不愿意多纳税,因此政府在决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应该密切注意公民关于赋税承受力的反应,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是政府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

在以上假定的基础上,皮科克与怀斯曼认为,公共支出增加的原因可分为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

( 1)正常时期的内在因素。即在社会的正常发展时期,在税率不变的税收制度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上升,政府税收收入也相应增长,因而公共支出也同步增长。这时,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与GDP增长呈一种线性关系。

( 2)政府在非正常时期的外在原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遇上动荡时期,此时,私人投资和消费能力下降,为了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政府不得不急剧增加支出——即形成替代效应。相应的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或增加新税,公众即使不愿意,在危急时期,也得接受提高了的税率和新增的税种。

但危机动荡时期过后,税率水平并不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有些新税还要继续存在。因此,每一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财政支出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即称为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
       
您现在位于:第五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