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公平:
公平必然涉及到公平观和公平感两个方面,其中公平感属于伦理层面的。另外公平还涉及制度的公平,属法律层面,包括三个方面即经济生活的起点平等、经济生活的过程平等和结果的平等,其中结果的平等还包括结果均等和合理差距。
现代的公平观的内涵:
1. 确保经济生活的起点、机会的均等
如果机会不平等,那每个人的努力也会不平等。宏观调控解决的主要是经济生活的发展方向,但可以利用其手段维护经济生活的起点、机会的平等。
2. 经济生活中过程的公正
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重要遵循相同的经济规则。市场规制法解决的主要就是经济生活的过程公正问题。如反垄断法。
3. 结果的公平
结果包括:静态:利益分配的状态
动态:对过程的评价
追求结果均等的手段不是经济法的调节内容。
总之,现代经济法的公平观应该是体现、蕴含效率的公平观念及现代经济法追求起点和过程的公正以及结果的实质公平(存在合理差距),所以任何经济法律制度的选项都要围绕上述三个方面进行选择。
从经济过程来看,结果均等与机会均等并不是没有联系的良机,结果均等有时可促使机会的均等,正因为如此,“为了提供真正的机会均等,社会必须对那些拥有较少天然资产的任何出生于社会地位较为不利的家庭的人予以更多的关心。”——罗尔斯《正义论》
经济生活中的公平,所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社会总体公平要求绝大多数个体和团体间必须公平,但不要求所有个体和团体件都绝对公平。为了总体公平,有时需要允许某些个体和团体间存在某种 不公平。公平是相对的、变动的;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静止的公平意味着停滞和落后。从再生产过程个环节来说,经济法首先也重视机会公平,弹药估计个主体的不同情况和不同起点,要区别对待;不顾情况和起点,号称机会公平,实质不公平。经济法还重视分配公平,但也需要兼顾各种具体情况,为了社会总体公平,允许某些分配不公平现象存在。例如国家对税收杠杆的运用,就是通过某些不公平已达到社会总体公平。经济法在重视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的同时,还要兼顾结果公平,例如社会救济措施即属此类。总之,经济法所注重的是社会公平、实质公平。
(二)经济效率
效率的概念:
1. 生产效率:包含速度和效益,效益指产生大于投入。生产效率就是“追求多多益善”,意味着财富的增长。
2. 比较效率:指S2优于S1(S1 S2为两个行为、系统、制度等)当且仅当S2的任何方面都比S1差,且至少在S2种的某一方面优于S1,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出判断S2优于S1,亦S2时有效率的。——帕类多效率
3. 整体效率:即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整体效率观念的限制:
① 人与自然资源平衡的理念
② 环保绿色的理念
③ 代际公平的理念
④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
⑤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由上总结,经济法价值的特殊性,是涉及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其内容是经济性的,因此它的价值亦重在经济性,他关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的总体结构和运行,因此它的价值重在社会性。经济法的价值包括:
① 秩序:这是关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的秩序,这是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在经济法秩序下,个体虽然仍是自由的,享有充分的权利,但不得妨害和损害他人和其他公众的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个体自由和权利行使受到社会必要限制。要协调个体与团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尊重个体,个体服从社会。并且,经济法是侧重于从社会整体角度来协调和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的。
② 效率:主要指经济效率并且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率。社会总体经济效率虽然有个体和团体经济效率构成,为了总体效率,必须重视个个体和团体效率,但某些个体和团体效率也会妨害社会总体效率,因此为了总体效率,有时需要限制、牺牲某些个体和团体效率。
③ 公平:
④ 正义:经济法的正义主要体现在公平上。经济法所强调的社会公平、实质公平和在重视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的同时兼顾结果的公平等等,也就是经济法正义的体现。
所以,经济法价值的链条是秩序—效率—公平—正义。
二、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应当确定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 新的公平观本身就昭示了对效率的追求,公平与效率有统一的基础。
2. 公平与效率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了经济法应以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其基本原则。
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社会保证,公平为效率的实现创造了必要条件,没有公平也就没有效率;另一方面,效率优势公平的物质承担着,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奠定了物质基础。
3.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符合经济法自身属性及其质的规定性。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基本上涵盖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主要内容,与经济法的宗旨、任务是一致的,与经济法的调整目标和功能作用也是契合的,因此应将其确定为经济法的原则。
4.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可作为一向基本原则统领经济法其他具体原则。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贯穿经济法始终的指导思想,对整个经济法制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应确定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5. 公平与效率统一符合现行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决定经济法的目的和宗旨,决定经济立法的内容,也决定和制约经济法规在执法、司法过程中的具体贯彻实施。公平与效率原则是现行经济政策的核心和精华的体现。
三、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1. 在政府宏观调控立法方面,经济法应确认和保障以公平和效率为目标,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2. 在市场经济管理立法方面,通过对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管制和约束,引导经济个体平等竞争,合法经营,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提高其自身经济效益,依法保护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