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疾病的影响
我在前面护理学基本概念讲过,一个家庭成员有病了,就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健康,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进行讨论。
疾病对病人、家庭、社会的影响
(1)个人行为与情绪方面的影响。如无生命危险伤风感冒影响不大,如患癌症对整个家庭就是压力,焦虑不安、震惊、否认等。
(2)个人自主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降低人的自主性。此时降低人的自主性,放弃原来生活方式更多依从,遵医嘱。
(3)对个人和家庭经济的影响。显而易见最重要的是经济,现在基本公费医疗很少。会冲击家庭平常经济的计划安排。
(4)对个体身体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得病或手术都会出现不良身体现象。病人经常问:“我切了子宫能长胡子吗?还是女人吗?”
(5)家庭角色的改变。过去是家庭主妇,很能干照顾别人,现在是病人,甚至洗脸、吃饭、去厕所都需要大家的照料,。
(6)自我概念的影响。前面讲了很多,再此不多说。
(7)对社会的影响。03年在抗击非典时,全国停工、停产、停课。各行各业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同学们一定会记忆犹新、足以说明这一点。
2、影响个人对疾病的因素。
当一个人患病成为病人之后,疾病对病人可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正面影响;积极乐观对待:首先是顺其自然进入病人角色,暂时解除一些社会和家庭责任安静休养。如一个女教师得病后,暂时可不去讲课,放下家务料理;其次通过本次有病得经验提高警惕性,对身体全面检查,配合治疗开始注意改善自己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参加一些促进健康的活动。减少疾病的发生。
负面影响:由于疾病的折磨和外伤手术等影响正常生活能力,尤其失去正常身体形象造成病人出现退缩消极及抑郁的态度。变得软弱无力、依赖、产生挫折感。依赖他人的帮助完成日常生活而感到悲哀。
这个画面就是影响个人对待疾病态度的各个因素。如:疾病的严重程度;年龄及性别;疾病本身特点;过去的患病经验;社会心理因素;感情和精神因素;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医疗设备情况;社会经济状态;病人的社交团体。
三、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一)健康和疾病的四个特点
虽然健康与疾病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提出健康与疾病是连续统一的观点。认为人的一生从生命开始到结束是由健康与疾病构成的一种线性连续谱,如上节课给大家展示的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一个人的健康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会与疾病打交道,在线性谱上各点表现出来。那么健康和疾病之间具备四个特点:同时存在,相互对立,互相转化,动态过渡。他们虽然是一对对立的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所以说疾病和健康之间又存在过渡形式,不是绝对的而是动态的。特别是现在更多的认为:健康与疾病在个体身上是同时并存。高位截瘫的张海迪虽生理上有残疾,但心理社会方面健康,身残志坚发挥自己潜能、学习、工作,同样为社会、家庭作贡献,所以说健康和疾病又是同时并存。
(二)疾病谱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不断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劳动的条件方式也起了很大的变化,随之人类的疾病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两方面表现:
1、疾病构成与死因顺位的变化
从世界来看疾病谱与死亡顺位发生明显变化。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已不是营养不良传染病等,而是脑血管、心血管,恶性肿瘤,而心理和社会因素占重要地位。中国高血压病人1998年底统计全国已达1.1亿人,死亡率占全国人口死因中41%,肿瘤占16%,而北京患心脏血管死亡占53%。残疾率在脑血管意外事件幸存者半占不遂痴呆等目前全国有600多万人。
2、致病因素的显著变化
20世纪以前生物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大的因素,如传染病。但近几十年里,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为主要致病因素,生物因素退居次要地位。

|